公交出行:期待更加方便快捷

发布日期:2011-02-18 09:56 信息来源:市政协 浏览次数:

        左起主持人姚远和嘉宾陈连根、徐谟光、朱轿淋、孙继峰。

      本期嘉宾:市人大代表、松鹤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朱轿淋,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嘉兴市委秘书长徐谟光,市运管处处长陈连根,市运管处公交管理科科长孙继峰

      “十一五”期间,市区城市公交数量由“十五”末的328辆发展到2010年底的715辆,高档车比例由9%上升到80%。城乡公交数量由“十五”末的170辆发展到2010年底的222辆,高档车比例由39%上升到100%。

      公交车辆的大幅增加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哪些变化?市民对公交还有哪些期待和希望?昨晚,嘉兴日报专门请来了市运管处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请他们做客嘉兴在线嘉宾访谈室,就市民公交出行进行了讨论。

      公交大发展改变城乡居民出行

      主持人:现在禾城的公交变多了、变大了、变漂亮了,各位对禾城的公交都有什么样的认识?

      朱轿淋:公交确实变多了,比如我们松鹤社区,原来我们只有18路,随着城南路一带的开发,入住居民逐渐增多,现在增加了31路、25路、85路,晚上还增加了56路。不仅在线路上有所增加,班次间隔时间也缩短了很多。从城南路到市区各个方向基本上都覆盖了,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徐谟光:对公交发展的印象深刻,就是去年这一年,我们港湾式的停靠站遍布各条街道,这个是最明显的。如果是在几年前,你走在路上,可能很难看得见几辆公交车,也许过来几辆公交车也是破车,屁股冒着浓浓的黑烟。前几年我也反映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公交车都是窗明几净,乘客上车更方便更容易。

      主持人:作为公交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陈处能不能告诉我们,嘉兴公交的变化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陈连根:过去5年,是嘉兴公交大发展的5年。这5年中,我最大的感受有4个方面。

      一是我们确立了公交优先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公交出行问题都是市委和市政府非常重视的民生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嘉兴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嘉兴市优先发展市区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后者的出台,全方位构筑了嘉兴市区公交的保障体系,确立了公交优先的战略地位。

      二是我们完成了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消除了市区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之间的二元分割状态,2009年,市政府开展了市区城乡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完成了对37条线路202辆承包挂靠车辆的收购,交由国有企业运营,农村居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交服务。

      三是近年来,市财政给予公交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保证了公交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市区公交财政补贴总额达到2.1亿元。2010年财政补贴约1.1亿元,是2006年1123万元的10倍,远远超过了GDP增长的幅度,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项目倾斜。

      四是我们的公交车辆大幅增加、线网不断优化、场站建设取得成果,大大改善了百姓的乘车环境,提升了公交服务能力和行业形象。

      期待更高的公交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主持人:公交出行一直以来是我们网友比较关心的话题,大多数网友的关心点集中在方便和准点上,几位对此有何看法?

      朱轿淋:作为最基层的代表,我也经常听到市民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映,我觉得,这是市民的一种正常诉求。现在高峰期公交车的间隔时间比较长,还有晚上公交车停运的时间比较早,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徐谟光:对市民出行来说,一要方便,二要便宜。要通过公交实现低碳出行,首先要实现这两点,尤其是方便快捷,这可能和我们的汽车保有量、道路的建设都有很大关系。所以,运管部门要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多深入调查研究,编制科学的规划,安排合理的线路,让大家的出行更方便快捷。

      孙继峰:其实市民关心的这两个问题,也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我们这里。我觉得这两个问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公交的运行效率和准点率。

      主持人:既然运管部门也经常碰到市民反映这样的问题,那有没有改进的办法?

      孙继峰:我们认为,影响运行效率和准点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主观原因,公交运营企业在线路及整个公交车的调度和科学调配方面可能会存在先天的不足,在能动性这方面做得不是非常好;二是客观原因,比如市区的道路,因为车辆不断增多,道路负荷不断加重,拥堵情况越来越严重,那就给公交运行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遇到堵车、事故,由此导致效率低下。我们认为,如果要提高运行效率,一定要通过这两方面入手。

      2011年,我们对公交运营企业的管理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公交企业建立智能调度系统,这套系统的建立,将使公交企业实现科学智能的调度,是提高运行效率和班次准点率的有效手段。另外,我们还在修订嘉兴市区公交的服务管理办法,通过考核体系的调整,加大对班次、准点率和运行效率等服务质量的考核权重,通过加大考核力度,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高企业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绘一幅未来5年的嘉兴公交蓝图

      主持人:过去的5年,嘉兴的公交发展很快,那么未来5年,我们的公交发展有什么样的目标?

      陈连根:“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车辆总量达到1500辆,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达到15标台,其中高档车比例达到100%,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30%以上。

      在公共交通场站规模上,市区建成区站点300米覆盖半径达到85%以上,站点500米覆盖半径达到100%。

      在公交运行效率和公共交通分担率上,市区建成区公交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准点率达到90%以上;城市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50万人次,城市居民出行公交分担率力争达到25%以上。

      另外,把公共交通服务向公共自行车延伸。2011年,市区将启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按照500米左右间隔以及与现有公交站点相配套的原则进行布点。规划建设服务点400个,每个服务点不少于25辆自行车,自行车总数将达到15000辆左右。首批将在南湖新区试点先行建设50个点,然后在市区范围全面推开,力争年底前建设完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嘉兴市委员会主办   嘉兴市党政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