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骥委员说,嘉兴高速公路、航道密度在全国居于前列,但轨道交通还很薄弱,上海、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的轨道交通到嘉兴成了断点,嘉兴要超前谋划轨道交通,通过轨道交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嘉兴新一轮发展。
王登峰委员说,在城市功能建设上,要加强规划引导和建设控制,适当超前考虑轨道交通问题,是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城市的一条出路。
朱立乔同志说,嘉兴周边城市发展轨道交通,上海通到了松江,杭州通到了下沙,江苏的“十二五”规划中把轨道交通建设延伸到了长江边。嘉兴夹在中间,轨道交通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上,建议“十二五”期间要想方设法让海宁、嘉善联通杭州、上海。
唐建良委员说,社会上对康复事业的认知度有待加强,嘉兴还没有一所市级精神病医疗机构。建议把心理卫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建立工作机制。
李先林委员针对新居民劳资纠纷问题,建议:一要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化解矛盾纠纷,督促企业建立调委会、调解小组,落实调解员。二要引导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将合同文本送劳动保障部门。三要加强企业劳动保障监察,督促企业纠正劳动用工中的违法行为。
中共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参加第12组讨论时说,市党代会提出的“三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工作。下一步,党委政府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一是抓共识。要舍得投入,把真金白银用在引进人才这一刀刃上。二是抓平台。要把人才向县以上园区集聚,要把平台考核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大手笔投入。三是抓政策。要把政策串珠成链,加大人才链、产业链引才力度。四是抓转化。要学习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提出的北斗七星理论,加快科技实体推动力度。五是抓引育。要与本地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引导人才到高校当客座教授,学生到企业工作。要通过设立红船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到嘉兴工作。要与中关村等加强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六是抓宣传。嘉兴是三线城市,要宣传嘉兴城市舒适宁静、小桥流水、田园风光等独特魅力,宣传已在嘉兴生根开花的企业的发展成就,树立“来嘉兴抓机会、发展的嘉兴盼机会、开放的嘉兴重人才”的人才理念,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杨立平还对政协委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多调研、多提案,关注科技人才工作。二要多总结嘉兴在科技人才方面的好经验。三要多反映在科技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