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侨联、市台联、教育界小组讨论

发布日期:2012-03-29 11:11 信息来源:市政协 浏览次数:

  斐秀敏委员说,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培养和管理,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触良多。作为老师,要以自己的阳光情绪去教育孩子,带动孩子们的学习。

    褚寅委员说,在教育上提三个看法:一是把幼儿园所有编制列入小学范围,增加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二是希望嘉兴市里成立一所艺术学校;三是高校处应发挥其作用,协调嘉兴高校成立高校后勤研究会。

    张益民委员说,我觉得对“教育优质均衡”应该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是各个层次的教育都要均衡发展,也不应该仅仅就看成是对分数或者说是简单的教学质量方面的追求。实际上这几年教育发展应该要向多样化发展的方向去努力,最关键的是要营造一个氛围,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真正落实学校自主办学。

    杨立公委员说,我想提几个建议:一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待遇。班主任在中小学校里面,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当中,应该说是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二是绩效工资里定的班主任工资太低,建议提高班主任津贴。

    刘国文委员说,建议市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大气、水质)的整治力度,创立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心。

    罗义英委员说,希望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邬明杰委员说,嘉兴的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投入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另外,县(市、区)教师招聘,学校没有自主权。

    浦云峰委员说,在招聘不到好的老师的时候,有时硬生生分下来的老师质量不高。同时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小学课程教育还要加强。

    钱方明同志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既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又强调“重投入兴实业”,我觉得这不是很一致。现在国家都在调低整个增长率,我们现在的增长率是10%,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发展速度,我觉得工作目标里既然要转变发展方式,那就应该以牺牲一点发展速度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陈邦兴委员说,教育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从义务教育、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民办教育、残障人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教育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核心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教育的投入不光是总量投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细化;二是教育问题,国家应更加关注;三是老师的待遇问题更应该强化。

    俞国英委员说,从建设和谐幸福城这个角度,提高城市整体水平,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这方面要跟基本的规则、处罚的力度相对应。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可以进行正面引导。

    张锦荣委员说,建议新闻媒体也好、机关也好,宣传的时候,是不是多宣传一些高职院校或技术院校毕业学生的工作成就,通过舆论引导学生就读高职或职业学校。

    邵守平委员说,我提个建议,就是呼吁各界领导要为我们的教育减负、松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教育投入,除了财力投入,还需人力投入;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三是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要给予支持;四是希望建设一个长效管理机制。

    王勤委员说,我代表我们一线的老师呼吁一下,怎么样在绩效工资等方面力度大一点。

    宓伟毅委员说,嘉兴作为一个地级市,除了要打造好、提升好主城区建设外,还要引领好5个县(市)更合理更科学地配套发展。建议政府积极规划,下好功夫,做好文章,切实发挥好嘉兴主城区和周边县(市)的同城效应。在深入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有意识地培育市场发展,多部门联动,各县(市)联动,提升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商业中心,发展购物旅游。并借助各类文化载体,吸引人气集聚,走集约化道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嘉兴市委员会主办   嘉兴市党政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