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我市的“市民一卡通”建设始于2009年。三年来,市民卡建设单位按照市政府确立的“一卡多能、便民利民”建设目标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嘉兴市民卡各项建设任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市民卡发行量已经突破100万大关;发卡范围已从市本级延伸到下辖县(市);市民卡功能已从最基本的医保刷卡功能,逐步拓展到了图书借阅、公交乘车、公共自行车租赁、加油洗车、健身美容、商场购物、书店购书以及看电影、吃快餐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市民卡应用范围也逐步向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延伸,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功能和上海公交异地应用功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可以说,市民卡在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政府民生工程的效益日益显现出来。
二、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市民卡的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市民卡在“一卡多能”的功能整合工作却不尽如人意,特别在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交领域问题多多。如,市民卡还不能实现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功能,也不能象公交卡一样为学生、残疾人提供优惠乘车服务,无法实现市域的一卡通应用,市民卡仅能实现在上海公交领域的单向异地应用等等。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服务功能必须依靠市、县各公交公司的合作才能实现。然而,由于公交卡系统和市民卡系统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两卡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竞争关系,市民卡的发行对公交卡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冲击。不同的利益诉求,必然导致双方的合作充满矛盾和误解。如果仅仅是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我们似乎可以理解这些问题存在的合理性,然而站在市民的立场和政府民生工程的角度,我们就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不能让政府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影响到市民的权益。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公交卡应用的芯片是M1芯片,早在2008年其算法就被攻破并被公之于众,任何有不良企图的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破解算法去复制、伪造这类芯片,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和资金风险。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下发了机密文件,要求各地进行整改。国家住建部也相应推出了新一代安全芯片。嘉兴市民卡就是采用国家统一标准的CPU芯片制作的,不仅安全、保密,而且可以方便地实现全国范围内公交领域和公用事业领域内的互联互通应用。作为全国首批采用此类芯片的城市,我市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城市互联互通试点城市,成为率先上海、绍兴等地实现互联互通的城市。按照2009年国家住建部对试点城市的要求,我市的公交卡应在2014年前逐步过渡到嘉兴市民卡,以确保广大市民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三、意见建议
综上所述,尽快实现市民卡与公交卡的应用整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急迫的。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将市本级公交卡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职能移交给市民卡公司,形成公交公司专注于公交事业的发展,市民卡公司专注于市民卡建设的良性循环局面。如此,则公交公司不再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员去建设公交卡系统、读卡机具以及充值窗口,不会形成与市民卡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的恶性竞争局面,市民卡公司则可以利用在卡应用管理上的优势提高公交功能应用水平,已建成的近百家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点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充值服务。同时,建议政府继续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对公交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优惠,解除公交卡系统移交后带来的发展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