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擦亮“南湖”这张“金名片”

发布日期:2013-12-06 17:23 信息来源:市政府 浏览次数:

每到“两会”前夕,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的落实情况,都成了社会与百姓关心的话题。从政协委员反馈的意见看,今年对提案交办情况的总体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达到了97.9%。 记者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所产生的六个重点提案中选择了其中之一,也是当时被媒体助推的提案---《关于环南湖区域规划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对其交办情况进行追踪报道。

提案出笼缘由:打响“南湖”品牌是承载历史的重托

  南湖可以说是嘉兴最亮的一张“城市名片”,用“城市灵魂”来比喻之一点也不为过。但“南湖开发”这么多年过去了,钱花的也不少,就是没有造出应有的“品牌”之势,未免令人感到缺憾。从三塔塘、梅湾街、名人故居、 古运河厖一些政协委员一直在追寻着嘉兴文化的脉胳.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召开前,他们的视点落在了“南湖”上。

  市政协副主席高梦良谈起提案出炉的初衷:南湖开发喊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庆祝建党80周年,南湖算是在国人面前亮了一回。但开发还是不够到位,百姓意见也很大。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嘉兴的这张“金名片”没有发出应有的光辉。有外地人说我们守着个‘金字招牌’不会用。市民意见最大的还有就是南湖就在家门口,却不能经常去亲近。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嘉兴有南湖,有那么深的人文文化,为什么嘉兴旅游就留不住游客的脚步,为什么会有游客说嘉兴没什么看头。关键是南湖开发缺少大旅游的概念,这个品牌没有叫响。

  他自己就曾带着市区的部分政协委员亲身感受了一次市河旅游,沿河景点断断续续未连接成片,委员们意见很大。为了给提案找到实在的参考,高梦良副主席又带着部分政协委员到苏州、常熟、扬州等地进行了考察取经。

  2005年1月底,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环南湖区域人文景点的保护开发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

  由这份调研报告浓缩而成的提案--《关于环南湖区域规划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作为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当场就激起了与会委员和市领导的参与热情。

  委员们认为:南湖的规划建设,不能就南湖论南湖,环南湖区域的规划建设必须放在嘉兴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来思考。并直指南湖区域开发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

  现象之一 , 由于城市规划控制不严,环南湖区域环境整体协调不够。如西南湖东侧的大片生态绿地,按城市用地功能区划,不宜建造办公大楼,但现实情况是西南湖东侧已建三幢办公大楼;西南湖西岸按城市绿化规划应建有环湖绿化带,但现在西岸紧挨着是一大片商品房住宅区,严重影响了西南湖一带的整体景观形象。

  现象之二 , 环南湖区域有些新建成景点的人文内涵不够深厚。如放鹤洲的开发建设,没有充分挖掘好放鹤洲的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造成该景点规划理念和功能定位等方面的欠缺;西南湖生态绿洲虽已建成,但由于生态林内缺少必要的休闲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现象之三 , 有的开发建设项目存在很大的争议。如“天籁阁”是明代书画家及大收藏家项元汴之精舍,在国内书画收藏领域享有盛名,北京故宫收藏的部分书画精品,都盖有“天籁阁”收藏之印,足以证明“天籁阁”在书画领域的重要地位。但即将重建的“天籁阁”项目功能定位为“国乐馆”,从功能定位看,与历史上的“天籁阁”毫不相干。

  现象之四 , 南湖虽然变大变美了,但由于开放性不够,与市民的距离变远了。南湖的春、夏、秋、冬园只是阶段性向市民开放,俗称“小南湖”的小瀛洲,多年来由围墙圈住并收门票,使市民失去了观望南湖美景和休闲的好去处;南湖西南片环湖绿化林缺少沿河人行道和市民休闲场所的设计,环湖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提案中,委员们以十分明确的定位,抛出了“七大建议”:一,要重视和做好规划前期的筹划工作,加强对环南湖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研究;二,注重规划的完善性,对南湖总体规划需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要以原有南湖总体规划为基础,充分利用和组合这一地段的人文、自然资源,对环南湖区域的开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三,展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风采,是规划建设南湖景区功能定位的重大特征。搣中国革命圣地攠是嘉兴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所在,传统的历史文化、秀丽的水乡风光、光荣的革命圣地这三者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其它城市是很难见到的,这是发展嘉兴旅游业最宝贵的资源,南湖景区的规划理念、功能定位一定要抓这一重大特征。四,强调规划的配套和协调性,是环南湖区域开发建设的重要保障。五,强调规划的特色性,环南湖区域地段景观设计中需体现原生态景色。自古以来,一泓南湖水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乾隆皇帝对南湖烟雨楼如此钟爱,究其原因是南湖拥有区别于京城喧闹市井的田园风情、烟雨蒙蒙的原生态景观。南湖周边地段的开发建设要尽可能保住这一特色,如果在环南湖区域范围内能有一块地盘体现田园风情景象,更能展示南湖独特的魅力。六,合理规划利用资源,西南湖生态绿洲可与放鹤洲联动开发。近年来西南湖生态绿洲已初具规模,由于功能定位欠缺未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从地理位置来看与放鹤洲一水之隔,最近距离仅几十米,放鹤洲东岸已是楼房林立,而放鹤洲面积很小,重修的主要建筑物为中国馆、韩国馆和日本馆,功能定位较为单一,远不能展示放鹤洲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采,如能与一水之隔的生态林区联动规划,或许能弥补放鹤洲现状的缺憾。七,强调规划的人性化,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环南湖区域的“开放性”。在向市民开放南湖春、夏、秋、冬园的基础上,尽快恢复对南湖北侧“小南湖”湖滨绿地的开放,同时争取“小南湖”对市民免费开放;同时要论证在南湖西南侧生态绿地规划建设环湖人行道路、休闲区域和设施的可行性。

建议化行动:还湖于民,给就南湖新蓝图

  委员们的问题确实提得够尖锐的。“两会”结束后,陈德荣市长亲自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实地视察了南湖周边的建设环境,并组织进行了专题讨论,要求有关部门对过去的工作“回头看”,在今后的规划和实施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之后,主管副市长张志伟再次召集会议,专程听取了政协委员们的意见。

  市委、市政府的如此重视,再次激起了委员们的热情。

  5月20日,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充实提案的有关内容,又专门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文化界人士召开了约谈会,这次大家着重点放在了西南湖的开发上:

  西南湖与南湖是姐妹湖,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西南湖开发的定位应该是嘉兴市民的休闲公园,要尊重历史,赋予景区文化与历史的内涵,在具体开发过程中,要以现代理念结合传统手法,使现代景区中蕴含浓厚的人文气息。西南湖的开发要与水上旅游和南湖的总体开发规划相结合。放鹤洲与西南湖生态绿洲之间不宜造桥,用船摆渡味道更好。委员们的补充建议很快就传达至了有关部门。

  作为提案的主要承办方,南湖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无疑感到了肩上的压力。在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进行了仔细的疏理后,根据市领导的意见,能落实的马上落实,近期不能实现的纳入规划目标。

  很快,“还湖于民”就变成了让百姓看得见的行动:在原有分时段开放的基础上,会景园、小南湖、放鹤洲、南湖春、夏、秋、冬园全部向市民开放。阻隔了市民与“南湖”亲近视线的绿篱、铁丝网全部被拆除,在百姓眼中被“窒息”了的南湖一下子变得通透了。

  打通泾水路,让东区的居民可以不再绕远路就可以直达南湖。对鸳湖路进行改造,铺设由会景园至揽秀园的富有生态野趣的环湖游步道。“五一”长假期间,许多市民和游客行走其间,闻听鸟语,远离喧闹,好不悠哉厎.. 市民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才是我们的南湖!”而这一切的实现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沈阿伯家住烟雨小区,他算得上是南湖边的老住户了,那天他和几个老朋友在会景园散步,正巧碰上前去调研的几位政协委员,坐在小船上,他是畅所欲言:“以前是站在自家的阳光上,远远地望着南湖,现在是天天没事了就来看看南湖。”他说,公园收不收门票看起来是桩小事情,其实是伤了市民对南湖的感情。方师傅是嘉兴毛纺厂的退休工人,记者遇到他时,他正与几个老朋友在会景园散步,老人说,“还湖于民”是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现在不管是早锻炼,还是平时休闲都有了好去处,每天都能在南湖边与许多老朋友在一起,不光是天天赏美景,也是天天好心情。不过他觉得目前的南湖开发还是没达到他们期望中的那样,当记者告诉他新的南湖开发规划就要出台时,他十分高兴,期待着一睹南湖规划的新容。

  许多细心的市民已经发现,今年的12月,南溪园沿湖的观光电瓶车道正在修建,听南湖名胜风景区管委会的应志敏副主任说,春节前这条道可以开通。届时,市民不仅可以步行、亦可乘车环湖走走看看。还有,南湖风景管理委员会目前正在面向市民推出南湖“年卡”,市民只要花60元的一张门票钱就可以得到一张,一年365天,天天都可以畅游南湖。听工作人员说才推出十几天就出去了好几百张。由此可见嘉兴市民对南湖的感情还是至深的。

  在“还湖于民”的同时,对南湖周边的环境整治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一些不合谐的建筑设施被大手笔拆除,一些闲置的荒滩被大量的绿地所代替,一些方便市民休闲的设施渐渐多了起来。刚刚传来的消息:南湖风景区已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的验收,南湖革命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这无疑是来自官方对南湖风景区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肯定。

  应志敏说:有些工作原本是计划中准备要实施的,委员们的提案对我们是一种无形的靶策,加快了实施的进度和力度。

  今年南湖景区接待游客10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管委会的同志说,有许多曾游过南湖的人真诚地对他们说:“南湖变得比以前大气多了!”

  正如政协委员们所提出的:“南湖的规划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留住历史,还要沿续历史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于是,《南湖旅游策划与总体规划》的制订无论是对市政府还是相关部门都是不可小视的“重头戏”。

  规划中有许多是采纳汲取了委员们的建议的:首先是进一步挖掘南湖文化的内涵,力求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生态)与紫色文化(历史与民俗)的交融与和谐。这一块中,民俗文化园和作为少有的绿色生态资源的鸳湖湿地被着重点染。其中一些文化民俗的内容正在陆续与市民谋面:今年9月间的南湖“荷花灯会”就是规模空前的一次,“放灯寄心语,游湖赏灯景”,“南湖放灯”让嘉兴市民再一次体悟到“民间文化的一脉相承”。

  委员们建议旅游线路开发应实现运河与南湖的顺沿。“规划”中就提到要进一步做深做透南湖旅游“亲水”的文章:推出“南湖水上风情游”,水上茶吧、水上自划休闲、水上餐厅等九大类水上活动项目也在开发试运行中。

  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市政府面向全国招标,请来建设部中外园林设计总公司深圳公司作为规划的总设计,全国园林研究领域惟一的中科院院士--孟兆林为总顾问,孟院士在对南湖有了深入接触后,发出了如此的感叹:“南湖如此深的文化内涵是值得好好挖掘。”

  新的南湖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即将与市民见面:以新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为中心的红色旅游,以南湖人文文化为背景的南湖风韵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鸳湖湿地,以休闲旅游为内容的湖滨区,四大特色板块的有机组合再配以完善的湖畔商贸区,将形成南湖集旅游、文化、商贸、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格局。

  进入2006年,起动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整合小瀛洲仓圣祠和揽秀园的碑刻,筹建中国文字书碑苑,规划筹建江南丝竹馆是新一年的项目建设重点。

  市政协委员薛明君感言:我仔细对照了提案中的七大建议,基本上都被政府所采纳,对于提案人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嘉兴市政协主席徐良骥说,这个重点提案问题抓得准,定位清楚,反应了老百姓的心声。涉及到的是嘉兴的大事,又是民意。市政府能在一年时间内就这么快落实,而且对委员建议基本采纳。承办时间之快,采纳率之高是少有的。不仅提案人满意,政协、社会文化人士满意,老百姓也很满意,一份提案实现了如此的多赢也是众望所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