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兴古运河如何定位与开发市政协昨公布古运河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3-12-06 17:23
信息来源: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浏览次数:
杭州把运河建设与“建设新天堂”相联,聊城要建个运河文化博物馆,济宁把城市定位为“运河之都”……
嘉兴古运河如何定位与开发
市政协昨公布古运河调研报告
古运河畔的嘉兴,该如何对古运河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擦亮这一嘉兴城市名片?昨天起,嘉兴市政协历时3个月调研形成的《关于市本级旅游文化景观整体布局的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各界意见。
现状:
运河的整体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了解到,这次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共有50多人,分成三个调研小组,分别对南湖、环城运河以及秀洲区运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还对运河保护开发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几个城市进行了考察。
从嘉兴目前情况来看,市区运河段的环城绿化带建设改变了过去杂乱无章的局面,沿运河的绿化带以及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使市区运河段的整体环境大为改善。同时,我市对南北两翼的传统历史街区进行了保护与重建,恢复了一批运河文化景观,如有标志性的嘉兴三塔以及壕股塔、西南湖中的历史名园放鹤洲得到了恢复。此外,秀洲区、南湖景区等的有关部门对运河文化重要区段的规划工作已着手进行。
问题:
缺乏清晰的思路和规划
市政协有关人士介绍说,一些运河沿岸的城市都有一个运河文化开发的总体思路,如杭州市把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列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十大工程之一,以此指导运河文化的建设;山东聊城要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把开发利用运河文化作为构筑江北水城的核心内容;山东济宁把城市定位为“运河之都”。但嘉兴却尚未形成一个清晰的运河文化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同时,也没有一个有效的运河文化保护与开发规划,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
在昨天的专题咨询讨论会上,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顾金孚、嘉兴市委党校副教授陈伟桐、原南湖纪念馆馆长于金良等相关人士都表示,加强对嘉兴古运河的定位、规划已经显得十分紧迫,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嘉兴古运河。
建议:
抓住两个中心,建设三个节点
市政协调研组建议,要确立运河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此来指导嘉兴运河文化的规划与建设,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恢复有特色的运河文化资源,努力用三五年时间把嘉兴打造成有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名城。
调研组建议,在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上,抓住南湖与城北运河景观区两个中心环节,建设王江泾长虹桥、三塔茶禅寺、本觉寺三过堂三个重要节点,展现嘉兴运河文化。为了整体展现嘉兴运河文化环境,还要形成环城河运河过渡带、周边运河水系过渡带、三塔塘过渡带以及秀洲新区运河景观带共四个过渡带。
昨天,市政协特意邀请了文化、建设、旅游、教育等社会各界人士就本次调研报告发表自己的看法。市政协将继续听取各方建议,修改和完善本次调研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