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山路“浙北第一大道”的荣耀成为过去,当脚底的油门徒留“酸爽”的滋味,嘉兴进入治堵进行时。
2013年,“治堵五年计划”进入嘉兴人的生活。一年的努力,市区新增专用停车位11339个,新增地下空间开发量143.5万平方米,市区新建改造道路28条,打通断头路6条,公交运行速度提高21.7%……
2014年,城市“治堵”进入攻坚阶段。道路综合整治、新增专用和公共停车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市新建公交场站、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公交分担率、“三小车”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年飞逝,两会再临,如何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治堵”,依然是市民和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2014年的“治堵”攻坚战给禾城带来变化了吗?2015年的“治堵”会如何进行?城市畅行离我们还有多远?
【提问】
城市何时能摘掉“治堵”标签?
“有车族”不给自己争取路权,反而提出要多关心行人、非机动车人员的权益,这个人就是赵磊。“嘉兴市区的交通算不算很堵?这个要看跟谁比。”他用“纵向”和“横比”两个角度来阐述自己对嘉兴市区交通状况的看法。在他看来,如果从纵向来看,现在的市区交通比过去的市区交通是要堵;但如果是横向来比较,嘉兴相比周边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还没有那么糟糕。
这两年的“治堵”,赵磊觉得力气没有白花,成效是看得见的。“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要做好慢行这一块。”赵磊口中的“慢行”指的不仅仅是绿道,而是包括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在内,“我们更要关心老人、小孩这类群体的路权。”
晚高峰时段,站在中环西路上,一边是公交车在公交专用道上快跑,一边是主干道上“寸步难移”的小轿车,陈驰觉得这两年的“治堵”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是对的。“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还要再倾斜,尤其在公交车驾驶员待遇上要有所提高。”作为一名从事公共交通事业的人,这是陈驰的心声。
探花苑小区的钱欣:老城区是商业区,是不是要多配套停车位?
烟雨小区的陈丽:有时候等一辆公交车要一个小时,这样的局面什么时候能改变?
【现场】
“各行其道”还道路一个畅通
2014年的“治堵”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必须要去考察一个现场:市区主干道、城市的大动脉——中山路。去年10月8日,中山路(秀州路至中环西路)的大修改变了一部分嘉兴人上下班的线路轨迹。
现在是2015年1月的月底,这条道路的综合整治工作进展如何?晚报邀请市政协委员、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海玮到现场察看,听一听市人大代表、南湖区规划与建设局局长曹建弟的建议。
当天下午3点半左右,禾兴路和中山路路口的车辆并没有因为是非高峰时段而有所减少。中山路的北半幅道路改造还在进行中,通车道路宽度骤减一半,道路变得比较拥挤,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分界变得模糊。
但显然,大家都已经理解并接受了这种拥挤。骑电动车的人会自觉往边上靠一靠,开车的人进入这个区域后,自动会缓踩油门。虽然道路变窄了,而且现在的中山路没有明确的机非分离,但大家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条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家熬一熬就过去了,相信将来的道路会更畅通。”一名骑电动车路过的市民告诉记者。
路口执勤的民警表示,道路改造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大家很理解,也配合交警的现场指挥,“现在的情况还是可以的。”当施海玮询问中山路改造期间交通情况如何时,该民警这么回答。
“中山路的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改善地下排水系统,还将增加公交专用道,公交将会提速。”施海玮表示,相信今后“各行其道”的中山路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曹建弟一直对中山路非常关注,对于这次的大修,他也认为非常有必要,因为有些路面破损厉害,整修之后,道路通行会平顺很多。“有了公交专用道,我们公交这一块的流动速度可能就会快起来,这也体现了‘公交优先’的城市建设理念,有利于鼓励大家更多地选择公交出行,减少市区的道路拥堵。”曹建弟表示,如果大家都开小汽车出行,城市道路将会更加拥堵。
【回应】
“治堵”攻坚战 要有战斗到底的勇气
针对市民和代表、委员的提问和期待,昨天上午,市治堵办副主任刘自冉作出了相应回应。
●提问: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今年有什么新的举措?
刘自冉:停车难,我市主要存在大型的老商业街区和老住宅区停车难问题。市委市政府早已充分考虑,并分步实施。第一,进行了市区结构性调整,对停车需求很大的市一院、荣军医院陆续搬离老城区。二是对老城区的地下空间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开发,2015年,我市将开始建设望吴门地下停车场,缓解二院周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第三是强力推进地下空间归位,对占用的地下停车场依法依规恢复停车功能。2015年,我市将继续按计划实施地下空间功能归位,对建国路周边的地下空间进行摸排,强力推进地下空间归位工作。第四,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尽最大努力增加老旧小区的停车位。第五,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出台市区停车管理办法,扩大差异化停车服务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增加停车位的周转率。同时结合有关城市成功经验,探索嘉兴老旧小区大封闭的综合管理。
●提问:公交优先这方面,我们今年会有什么措施来发展公交?如何吸引市民坐公交车出行?
刘自冉:在公交方面,首先继续优化线网,今年3月,我们将分社区全面开展公交分担率和满意度调查,全面掌握百姓出行需求,根据出行需求和线路调整原则,实施公交线网优化。其次是加密公交线路,缩短等待时间。一是通过继续增加运力加密公交主要线路,今年市本级将新增64辆公交车;二是继续提高大运量线路的运行速度,缩短单趟运行时间,提高公交车辆周转效率,提高线路密度。最后是依托智慧交通,提高公交引力。我们将会进一步完善智慧交通的公交出行服务系统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有效地规划出行线路。通过时间效率,来吸引会用手机的、喜欢开车的人来坐公交车。
●提问:如何让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
刘自冉:我们将通过“硬”和“软”两种方式来让市民文明出行。“硬”是加强硬件建设,在重要路段、路口以及乱穿乱行比较多的地方设置隔离栏,在重点道路路口进行疏导,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软”的方面,我们将加强宣传引导。一是要加强对外来人员文明出行习惯的宣传、引导;二是促进中小学生文明出行习惯的养成,通过“小手拉大手”,进一步规范大人的文明出行习惯;第三,通过社区、工青妇团等各条线的宣传,提高大家文明出行的意识。
●提问:今年是“治堵”第三年,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刘自冉:今年的“治堵”会强化科技“治堵”、交通管理和社会参与,加快实施一批交通畅通项目,不断提高城市通行速度和群众满意度。我们将会根据这次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结合广大市民的建议,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详细地制定出2015年的“治堵”方案。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治”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治”会更堵。这场攻坚战,我们会战斗到底。
【把脉】
“治堵”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堵,是一种“城市病”,但它跟一般的病症不同,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解决。“治堵”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多个领域,此次两会,众多代表、委员提交了相关的议案、提案,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
市人大代表、南湖区规划与建设局局长曹建弟:
“治堵”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是说拓宽一条路就好了。实际上,“治堵”是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的。首先是对停车空间的考虑,现在的改造都在商业中心进行,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原有的地下停车空间释放出来,满足停车的需求?另外,能不能因地制宜,在城市道路边上增设一些停车位?其次,应该实行“公交优先”。我们对路网的完善很有必要。像老城区,除了几条主要的干道之外,其他的都是小街巷,有的还是断头路,我们需要交通微循环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交通的压力,不要城市越改造越给主要道路带来压力。
市政协委员、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海玮:
禾兴路改造好了以后,车辆的通行情况改善了很多,但周围停车场的配套不足,对商业环境会带来一定影响。我们提过建议,把嘉兴环城路上的公园地下结构利用起来,把它做成地下停车场,在老城区内利用公共自行车或者步行,这样老城区的交通应该会通畅些。在公交专用道上,现在我们是做成了港湾式公交车站台,对人行道有点过于压缩,这方面可以向常州、杭州等城市学习,把公交专用道做在中间,左右两个站变成一个站,把有限的空间节省出来。
市人大代表、嘉兴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处长兼律师协会秘书长仰金贤:
解决堵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快发展立体交通,比如在整体改造的中山路与禾兴路间建过街天桥,实行人车分流。中山路是嘉兴主干道之一,也是嘉兴老百姓最喜欢去逛的两大购物中心的所在之处,如何让老百姓出行方便?立体交通应该是首选。
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第二医院院长吴展:
“拥堵”与“治堵”,多年的话题。如何治理?建议政府购买新型的、适合嘉兴运河行驶的水上巴士,科学地规划水上交通运输线路。一来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二来可以改善河道水质,三也可以美化城市,现代的新型轮船品相好、噪音低,只要油品好污染也不高,可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