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议事堂经验交流 | 海宁市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建立“三听三转三延伸”机制 持续擦亮民生议事堂品牌
信息来源: “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3-07-12 09:32
浏览次数:
字号:[ ]

日前,在全市政协民生议事堂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海宁市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以《建立“三听三转三延伸”机制 持续擦亮民生议事堂品牌》为题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1.jpg

▲海宁市长安镇开展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会

2019年10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走进长安党群服务中心,现场观摩了在此举办的民生议事堂现场协商会,称赞民生议事堂协商是“基层政协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去年6月25日,浙江数字政协•协商在线子场景“三位一体”在长安上线,为政协协商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使协商参与面更加广泛多元。四年多来,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不断探索、持续创新,形成了“三听三转三延伸”工作机制,收获了很多成果。

一、“三听”汇民声,让协商更接地气

从新城建设、美丽城镇等大民生,到垃圾分类、零工市场等小话题,一个个民生热点、党政焦点被纳入民生议事堂协商议题或协商建议,关键是做到了“三听”: 

一是“三位一体”听民声。去年上半年,率先建立了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实体阵地和线上平台,并同步建立了2个“三位一体”外的委员工作室和1个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积极推广并用好“三位一体”线上数字化平台,让群众便捷地通过“码上商”参与协商、咨询、反映情况。自启用以来,共收到各类留言、意见建议324条,其中24条被纳入现场协商话题。

二是协商驿站听民声。紧扣海宁“四治融合+协商治理”创新载体,将全镇35个村社协商驿站分为6个协商单元,16名委员分别安排到协商单元,每人每年参与1-2场基层协商;将每年确定的民生议事堂协商议题公布到每个协商驿站,让委员们在协商驿站参与基层协商的同时进一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民生议事堂议题的相关意见建议。

三是界别群众听民声。结合委员所在界别和本职岗位,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每名委员结对5-8名信息员,使民声来源更广泛。现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实有信息员87人,这几年在协助委员收集关于民生议事堂协商议题的意见建议及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累计提供各类信息360余条。

2.jpg

二、“三转”解民忧,让协商更有实效

“三听”民声整合了“听”的渠道,“三转”民意则明确了“转”的方向,将民生议事堂的履职活动有序快捷地转化为履职实效。

一是转协商建议。围绕民生议事堂协商议题,在前期组织委员全面深入掌握情况、摸准问题、收集群众呼声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现场协商,进一步梳理汇总各方意见建议。截至目前,通过10场民生议事堂协商,共整理上报意见建议80条,其中13条通过海宁市政协转至海宁市级相关部门,67条转至长安镇党委政府。例如,“成立长安老年学校”“景华新村外立面改造”“缓解老镇区停车难”等的建议均得到了很好的采纳落实。

二是转提案信息。委员们通过全流程参与民生议事堂协商,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再调研和深化后,转化为了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让协商成果最大化。四年多来,通过民生议事堂协商和民情民意的常态化收集,共转化“关于开展老旧小区楼道亮灯工程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双轮驱动发展的建议”等提案8个,转化“优化‘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推动‘夹心层’共同富裕”“织密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等社情民意信息32篇,进一步延长了履职链,也提升了履职的整体效应。

三是转服务项目。针对民生议事堂协商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比较具体的、个性化的民生需求,履职小组会定期作研判,形成服务项目清单,引导鼓励委员利用自身经济社会资源和专业优势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如在“长安长寿 幸福养老”民生议事堂协商时,有群众提出“到市区老年大学太远,希望课程资源能下沉到长安”的需求时,委员葛元会后主动认领了这一项目,协调爱心企业捐赠了10万元公益教学基金,解决了下沉教学资金的缺口问题。对于一些较大的项目需求,履职小组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反映,促成为民服务项目落地。如“补齐盐仓区块卫生设施短板的建议”转化成了镇里的民生实事项目。

3.jpg

三、“三延伸”聚民心,让协商更具魅力

一是协商向基层延伸。基层政协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往基层走。往基层走,既扩大了政协影响力,也提升了群众参与度。这几年,海宁市政协的主席们和专委会的主任们经常性下基层指导民生议事堂协商工作;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下沉到了乡镇;市镇两级的部门领导多了一条听取委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的渠道;众多老百姓知道了政协,看到了民生议事堂的协商成效。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党群服务中心……留下了一幅幅民生议事堂协商的精彩画面,民生议事堂成为了基层群众欢迎的“家门口”的协商品牌。

二是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向基层延伸。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是委员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通过民生议事堂这一平台建设,使委员的履职链进一步拉长,委员们深入基层一线参与调研、协商、服务,经常性地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充分展现了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线索来自基层、对策建议来自基层的好传统、好作风,也进一步拉近了委员与群众的距离。

三是服务向基层延伸。民生议事堂通过前期听、中途研、现场议、后续评,越深入越清晰群众的需求与期盼,让更多的委员找到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渠道,通过委员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服务项目或通过建言献策转为党委政府的服务项目,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为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打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