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 | 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一)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4-08-28
09:13
浏览次数:
|
8月23日,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会上,7位市政协委员、专家代表和界别群众代表围绕“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发展生态文旅 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桐乡市乌镇适园登瀛文化酒店总经理 马云娟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乡村观光游、休闲农业游、农事体验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得到持续发展,旅游致富成效明显,较好地实现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化。但放眼整个大嘉兴,生态文旅的发展仍然存在重建设轻经营、专业运营人才缺乏、资源平台缺失等共性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注重整体设计,统筹文旅资源。建议在市级或者县级层面做好通盘谋划、统筹布局,把各地的乡村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统一打造,开发差异化主题线路,增加体验感带来回头客,整合品牌形象实现对外输出,提升影响力。二是坚持引才育才,政府支持专业加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鼓励人才回乡发展,吸纳一批有文化、懂管理、会营销、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活水。三是强化激励,做好培育和扶持。对有发展潜力和有竞争力的精品线路,文旅主管部门要给予奖励和补贴;在民宿、各种特色游乐项目等审批上给予政策倾斜,尽量缩短经营空窗期,吸引民间资本勇于敢于投入到农村旅游市场中来。四是注重运营前置,创新载体赋能。建议主管部门利用好嘉兴“朋友圈”资源联动推广。通过联合旅行社、在浙高校举办创意展览,承办央视新闻“共富行动,县在出发”接力直播等方式,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关注度。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平台,不断扩大嘉兴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关于发展生态农业 推动生态农业价值实现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嘉善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孙军 生态农业,是一种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完美融合的新型农业模式,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从嘉兴全市域全领域来看,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在规模化应用发展、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赋能。以项目带动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科技自主创新,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生态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联合体,探索更多的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并加强推广。二是创新经营模式。研究村级土地发包模式,培育和壮大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让财政的有限资金紧紧围绕本区域产业特色补链强链。利用全市农业经济开发区、农业小微产业园、现代农业基地等平台,吸引科技含量足、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三是推广绿色技术。加大农作制度创新力度,普及优质高产、环境友好、现代高效的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态意识和参与度,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秸秆综合利用、农资废弃包装物和稻田退水“零直排”等方面扩大治理覆盖面积。四是加强人才引育。进一步落实“两进两回”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集聚到农业领域,解决农业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注重培养本土农业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新技术与新模式的机会,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提高政策条款的可操作性,为生态农业关键领域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重点在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补贴。 关于发展生态工业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秀洲区经济信息商务局产业转型科科长 汤国军 近年来,嘉兴大力推进“两高一低”、“腾笼换鸟”、高耗低效整治等专项行动,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能源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有所增长。依托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基础,节能环保、高技术、新材料等产业迅速崛起。2023年,全市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605项,节约用能36.3万吨标煤。但目前全市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上仍存在发展基础薄弱、传统产业层次偏低、资源要素制约严重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绿色产业布局。按照产业集聚、用地集约、技术密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要求,做好市内统筹、产业互补、错位分工,实现绿色发展。建议以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建设为发展重点,联合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打造集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基地。加大对高效节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及绿色服务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严格评估监管。从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等角度出发,绘制产业绩效图谱,分析对比用地、用能、产出等情况,找出短板,以期精准招商。与周边发展成熟的高新园区“攀亲家”,如学习苏州高新园区成功经验,及时跟踪集团企业外溢子公司。建立全市“一盘棋”统筹,组建专业高效团队,通过市场化、商业化运作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产业绿色转型。围绕产业发展主平台,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研究工业用地布局,科学规划。积极争取重大项目供地,腾退出的工业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绿色工业发展,提高投资质量。对老旧工业园区分步有序实施有机更新,推进乡镇与国投公司、企业与国资公司合作等全新运营模式,优化园区股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关于积极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制度机制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叶朝霞 嘉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中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工作,如开展全域联创、发布全省首个全市域“两山”转化综合评估指数、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目标考核制度、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在建立绿色资本市场、发展绿色金融为主要路径和突破口,“借绿生金”方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经验。但目前嘉兴在“两山”转化探索阶段还存在环境质量有波动、优质生态产品欠缺、模式同质性强、转化路径有待拓展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在不同阶段的主体作用。“两山”转化工作之初,政府需要起主导作用,但在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的过程中,市场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应该逐步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方向转变,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好企业主观能动性。企业通过改善生态产品品质、发展特色优质产业,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的主导作用,让市场成为“两山”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导者。二是突破政策瓶颈,实现政策制度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和建立绿色产权交易机制、完善生态产品补偿监督机制等,从制度层面破解“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瓶颈制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设计要强调“多规合一”,要与现行的各类规划和政策相互衔接。三是培育生态意识,激发公众广泛参与“两山”转化。从宣传引导、参与程序、细则规范、社会舆论等维度,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到“两山”转化过程中来。调动公众参与“两山”转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参与建设工作、全民共享建设成果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