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干争先•县市区政协在行动 | 桐乡市政协:聚焦校地合作,开展专题协商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0-14
09:19
浏览次数:
|
当前,在区域竞争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校地合作作为破解资源约束、重构创新生态的关键抓手,正成为各地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更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10月11日,桐乡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乌镇互联网委员会客厅”——“校地合作赋能,高质量攻坚新质生产力”专题会议。会议聚智献策,为激活发展新引擎汇聚政协力量。 就“如何推动高校院所的智力资源与桐乡的产业基础、市场活力形成共振效应,为桐乡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能”这一主题,现场,政协委员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相聚一堂,面对面开展协商讨论。 政协委员徐建兴建议,推动校企合作从传统的“项目合作”升级为“共生共长”的新型伙伴关系,推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建立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需求反馈-快速响应”机制。引导“链主”企业从“仅限于提供实习岗位”转向设立“培育课题”与“商业课题”,让导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入参与。 政协委员万军民提出,必须优化“引、评、励、服”全链条机制,并积极创新用人模式,通过“校企双聘”“项目导师”“周末工程师”“科技副总”等举措,构建开放多元人才生态。 政协委员徐冰建议,科研领域破除“唯数量论”,研究周期较长的行业或领域可适当延长扶持和评价周期,要探索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要科研岗位、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完善奖项、晋升、包容“三到位”的人才激励机制,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政协委员吴尚提出,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的持续培养,同时要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 政协委员於文勇表示,在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加强规划引导、注重供需对接、加强一线培养。 此外,政协委员、高校研发机构代表还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相关部门现场予以积极回应,问答之间凝聚了共识,共商共促之下,为后续工作的协同推进明确了路径与方向。 下一步,桐乡市政协将继续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当好校地合作的“桥梁纽带”,及时反映企业诉求、高校建议,推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实惠、人才在桐乡有舞台。把协商的好对策、好建议,加以深入研究和分析,转化为具体举措和实际工作成果,努力把校地合作打造成桐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字招牌”,共绘校地合作“新蓝图”。 (提供单位:桐乡市政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