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在全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及专题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0-20
09:33
浏览次数:
|
10月17日下午,全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及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市政协副主席盛付祥代表嘉兴市政协围绕《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研究》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内容刊发如下: ▲会议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这既是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要求,也是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具体部署,为政协做实做细协商“后半篇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嘉兴市政协运用系统思维,立足全局、统筹谋划,在履职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党政主导、政协主动、部门配合、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协商成果转化路径,有效保障了政协协商成果落地落实。 一、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的内涵特征 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是推动协商民主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协商议政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的关键举措,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的落实质量。从理论上看,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内涵的丰富性。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各环节都有明确标准和要求。这一过程是协商民主从过程到结果的闭环体现,形成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完整性,有效弥合了协商与决策之间的鸿沟。二是主体的多元性。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涉及的主体包含了党委、政府、政协、相关部门等责任主体,以及政协委员等参与主体。各主体在协商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同主体功能互补、有机统一的特点。三是作用的协同性。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采纳是落实的前提,落实是采纳的延伸和价值实现,反馈机制贯穿始终,检验落实行动的有效性。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和功能协同,保证了整个协商成果转化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的嘉兴实践 (一)夯实“责任链”,做到党政主导与政协主动相互统一。一是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市委将政协协商纳入议事规则,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着力推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了协商成果转化、协商渠道协同等“八大机制”,明确了协商实施和成果转化路径。市政府与市政协建立“两政四联”机制,即联席会议共定年度议题、联合协商共解发展难题、联手督查共促民生实事、联系反馈共保落实成效。去年以来,围绕全市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开展联合调研13次、协商13次、联合监督8次,推动一系列意见建议纳入市政府重大决策。二是发挥政协主动作用。我们紧扣服务中心大局这一工作主线,在党委所需和群众所盼中找准履职发力点,谋定快动。如,在换届之初主动谋划排定每年围绕“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召开一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已开展4场协商,提出了132条意见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并将部分重点、难点建议的落实情况转为民主监督议题,以政协的主动作为推动重点协商成果转化为群众福祉。三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坚持“协商成果源自委员,成果落实也依托于委员”的理念,以全程服务机制提升委员履职本领和履职主动性。出台关于委员履行职责的若干规定、委员履职考评实施办法等文件,积极为委员知情明政搭建平台,为委员调研活动提供联络服务。换届以来,累计培训市政协委员326人,选派45名委员到9个市级重点部门担任民主监督员,选树了一批“履职成绩突出委员”。 (二)构建“闭环链”,做到协商程序与协商质效相互促进。一是前端完善分类报送机制。我们将“1+2+6+X”年度重点协商形成的调研报告、建言成果等重点协商成果,根据类别和重要程度分别以协商纪要、专题协商建议报告、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2025年又创新推出大会发言、分组讨论成果集中交办机制,市两会一结束,市政府马上就以市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建议清单、分组讨论意见建议清单的形式,将246条意见建议逐项分解落实,将重点协商成果纳入政府决策快车道。二是中端细化跟踪落实机制。我们会同市委、市政府建立三方协同跟踪督办机制。推动领导领办,对于领导批示件,实行“主要领导领办、分管领导具体办、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分级责任制,对于非领导批示件,落实分管领导负责制。推动全程督办,重点协商活动成果办理由“重点督办”转化为“全程督办”,如与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联动推进机制,从项目线索征集、项目进展通报,到组织民主监督,做到委员全流程参与,仅2024年就有105位委员参与,206条建议被采纳。推动协商再办,对需要持续深化的议题,建立“二次协商”机制;对悬而未决问题,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或民主监督议题;对受客观因素制约难以落实的建议,坚持实事求是沟通,做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三是末端加强反馈通报机制。每年年底,市政府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本年度市政协组织的协商、监督活动等提出的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市政协党组会议定期听取协商成果落实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并在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全体会议上通报具体情况。 (三)激活“成果链”,做到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相互贯通。一是以贯通监督深化成果运用。通过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对采纳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推动协商成果利用最大化。探索推动政协民主监督同党内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协调,与市纪委市监委联合出台关于贯通协调民主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实施意见,去年围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提出的“健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联合监督,走访企业32家、收集问题88个、提出意见建议65条,在此基础上联合召开集中交办会,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部门工作清单。二是以社会参与优化成果评价。通过引入多元社会力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有效避免协商活动“自拉自唱”、成果转化“自说自话”。换届以来,每年通过公众号发布“重点提案集中交办”情况,将党政领办领导、政协协办领导、主办单位、会办单位等信息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每年制订提案办理工作民主评议实施方案,已连续11年、有30多家部门接受民主评议。三是以立体矩阵强化成果宣传。我们坚持以政协视角和政协语言讲好嘉兴故事、政协故事,每年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履职故事100多篇,与市级媒体联合开设《政协话题》等栏目,办好《嘉兴政协》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刊发了《嘉兴政协助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嘉兴市委书记点赞政协建议务实管用》等一批鲜活的宣传报道,持续增强广大群众对协商民主的认同感和支持力,不断扩大政协协商民主的社会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