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全市政协委员履职典型案例(五十五)——沈爱君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1-26 09:22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嘉兴市政协选树推出75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全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新形象。

今年以来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专栏,陆续展示75个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激发全市政协委员互学互鉴、同促共进,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23213158_294_39.jpg

沈爱君,嘉兴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嘉兴市第八、九届政协常委,民盟盟员,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日晚报事业部教育工作室主任。

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发挥委员力量

作为一名传媒领域的教育记者和政协委员,沈爱君始终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创新政策和改革举措,结合自己深耕教育领域多年的底蕴优势,对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和重要成果进行及时准确报道,助力消除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误会和政策的误读,缓解家长的育儿焦虑,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委员力量,为涌现更多国家建设亟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以特色活动趣解成长况味

以书信专著助力亲子沟通

2012年,已经当了12年教育记者的沈爱君成为嘉兴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当年的嘉兴市两会期间,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为沈爱君开设了“晚报记者当委员”的个人专栏。教育记者成了政协委员,很多家长和学校都表达了关注,而沈爱君自己也在原先媒体视野的基础上,更多地去关注和思考民生,并身体力行地去做实事。

自2005年起,沈爱君作为南湖晚报“嘉禾绿荫”行动公益活动的主创,先后策划推出绿荫社会大学、绿荫爱心俱乐部、绿荫零工双选会等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教育公益活动。该活动在2008年从嘉兴拓展到丽水龙泉,并持续至今,2014年获得浙江新闻奖社会活动奖一等奖,2024年获评第四届长三角年度公益项目。

作为资深教育记者,沈爱君知道青春期学生的烦恼,他们渴望有师长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给予点拨和鼓励。

2019年1月,沈爱君转岗去嘉兴日报的人文副刊部当编辑。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她在自己负责的两个刊登中学生作文的版面上,正式推出了“青春信箱”的专栏,以书信形式和中学生以及家长们交流。

事实证明,这样的交流非常有必要,尽管来信的学生和家长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很多时候来信的文字也显得凌乱且啰嗦,但他们的烦恼和忧伤是真实的。很多家长在一些微信群里表扬这个专栏:写出了育儿的烦恼,还给出了好的方法。来信更多的还是孩子,有些孩子在QQ上和沈爱君聊天,聊到最后会说一句:“啊,现在觉得心情好多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沈爱君与家长和孩子们的“青春信箱”总计通信88组。2020年8月,其中的49组通信集结出版为《青春心事纸上说》一书,因为特别受欢迎,该书在2021年3月加印1000册。在之后的很多教育活动中,沈爱君都会向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学生赠送这本书。

和“00后”们的交流,除了让沈爱君真切地了解到他们的成长心路,也让她学到了很多时髦的新词和热词。为了让更多长辈能顺利和孩子们交流,她又在当时嘉报集团的APP读嘉上开辟了“每周一词”趣味解词小品专栏,由视觉中心同事李泽峰配漫画,打出“捕捉当下热词,趣解其中况味,搭建沟通桥梁”的栏目口号,两年里写了80个网络热词,总计9万余字,其中的10个热词,被2021年1月12日《联谊报》“人文周刊”作为封面版整版刊登。

创媒体和学校联手直播专栏

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出力

2021年秋季新学期,“双减”国策正式落地。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两项关于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作为深受读者欢迎的都市类民生新闻平台,该怎样主动作为?

经过走访调研多次研讨,征得嘉兴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的同意,2022年1月18日晚上7点,以南湖晚报微信视频号为直播平台,沈爱君负责策划主持,携手嘉兴市实验小学名师沈硕文,以每月一期的频率,正式推出“嘉有儿女”教育直播专栏。专栏每期时长约1个小时,由主持人和名师以及两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学生爸爸共同出镜,围绕家长们所关心的难点和痛点,分析原理并给出方法,为教育这一民生新闻领域的重头戏提供更贴合的服务内容。

直播专栏亮出了“捕捉教育热点,直面育儿困惑,定制可行方法”的服务理念,专栏名字“嘉有儿女”既取多年前的热门电视剧《家有儿女》的谐音,也押“嘉兴”的“嘉”字,把“嘉兴千家万户的家庭教育”蕴含其中。外企中层、学科名师、机关干部、大学教授、企业老总、海归博士……跟着嘉兴市实验小学家庭教育名师沈硕文走进直播间,智慧爸爸们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走进直播室后的表现却很相近:自信幽默,侃侃而谈,说起自己家的宝贝,两眼放光。

直播专栏“嘉有儿女”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12期直播总观看量破10万,被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认定为全省家庭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获评2023年度城市党报“融媒创新二等奖”;专栏的精华内容结集为《跟着爸爸去发现——智慧爸爸的12堂亲子课》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在2024年5月正式出版,并向一些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赠送。

携手家长推动优质阅读

围绕政策再启公益项目

回顾13年的政协委员之路,沈爱君感到收获满满,“堪比重读一次大学”。“媒体人+政协委员”的身份,让她既能因为民生新闻而“下接地气”,也能因为出席重要会议而“上接天线”。

“在担任政协委员之前,采访写稿多数时候是就事论事,视野较为局限,担任政协委员之后,因为听到很多国计民生问题,了解到相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就会想到新闻怎样为难题出力,从而找到更好的角度,让稿子更有深度。”

面对阅读碎片化和信息无序化的社会痛点,沈爱君多次走进嘉兴市中小学和嘉兴市图书馆,开展优质阅读和亲子沟通的主题讲座。2023年2月,沈爱君开通“晚报爱君嘉有儿女”个人视频号,发挥多年教育和文化记者的积累,推出“爱读时光”“青春信箱”“校园‘嘉’话”“校园巡展”等视频和直播,引领家长和孩子关注生活,深度阅读,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到2025年10月,粉丝已达8800人,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百万次。

因为经常接到家长和考生们关于中高考和“小升初”的相关咨询请求,很多学生表示入读大学后还有很多烦恼,在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领导的支持下,2024年6月,沈爱君又策划推出了“嘉有儿女,为你规划”教育公益项目;2025年5月,又以“爱君家长会”为抓手,推出“嘉有大国少年”教育项目,定期组织推出覆盖各个教学段的免费公益讲座和现场咨询会,以此打通大中小学和社会各界的信息差,打通中外教育的信息差,为嘉兴孩子构建起全链条、一站式的生涯规划,缓解家长焦虑,助力孩子成长。

(提供单位:市政协委员工作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