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全市政协委员履职典型案例(五十六)——张齐 |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1-27
09:25
浏览次数:
|
|
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嘉兴市政协选树推出75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全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新形象。 今年以来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专栏,陆续展示75个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激发全市政协委员互学互鉴、同促共进,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 张齐,嘉兴市第八届政协委员、嘉兴市第九届政协常委,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嘉兴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研部主任,主任医师。 呼吸之间 岁月如歌 ——一位呼吸科医生的政协履职之旅 1994年盛夏,张齐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怀着从小对医学的憧憬与热爱,踏入了嘉兴市第一医院。呼吸科成了她职业生涯的起点,从此她拿起听诊器,倾听生命的一呼一吸。 1994年凛冬,张齐在除夕夜值班,一位慢阻肺的爷爷因为呼吸衰竭没能听到新年的钟声。次年,医院建成了ICU,有了呼吸机,给呼衰患者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每到寒风凛冽的冬季,医院的急诊室与呼吸科病房,甚至是病房走廊的每一处空地都会变成慢阻肺病人与病魔抗争的前线。慢阻肺病人因为缺乏规范治疗和管理,冬天特别容易急性加重而咳嗽咳痰胸闷气急,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像是与生命进行一场艰难的拉锯战,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监测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给予各种处置,每一个专业的动作中都透露着爱与沉重。正是这份沉重,让张齐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珍惜。 2017年,张齐成为一名医卫界的政协委员,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多更重了。除了日常救治病人,还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关注分级诊疗、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等,针对痛点和难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她开始积极参与政协的各项活动,深入了解群众的医疗需求与困境,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她发现,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慢阻肺病仍然面临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的挑战。 面对一位又一位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张齐在思考,如何促进慢阻肺管理?作为医生,应当持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但这只能解决极小部分患者的问题,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慢阻肺的防治,推动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投入慢阻肺的防治工作。2018年,张齐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多措并举规范慢阻肺管理 多部门联动助力健康嘉兴》提案,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早诊早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防协同,完善保障政策。与此同时,我国呼吸病学领域很多专家也通过政协平台奔走呼吁,慢阻肺管理逐渐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获得政策支持。2020年9月,浙江省启动“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2021年嘉兴市成立呼吸慢病防治办公室,张齐任防办主任,开启为期5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项目,目标是完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形成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的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阻肺筛查和干预能力及居民慢阻肺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提升慢阻肺患者早诊早治率和规范治疗率,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在嘉兴市委市政府健康嘉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我市建立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分级诊疗和全程管理体系。截至2025年7月,已筛20.78万居民,免费肺功能检查32509人,规范管理慢阻肺患者1529人。 在呼吸科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张齐深知,作为一名医生,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无尽的耐心,始终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智慧。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将继续深耕临床、关爱患者、积极履职,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就能够在一呼一吸之间,见证生命的力量与奇迹。 (提供单位:市政协委员工作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