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共富·禾你来议 | 秀洲区政协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葡萄枝条 “变废为宝” 生态共富“一举两得”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1-27 09:19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市政协制定出台了《嘉兴市政协关于推进民生议事堂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提出了“优议事形式、拓协商实效、强成果转化”的三大目标和六大举措。各地组织开展了“嘉里共富·禾你来议”民生议事堂“推进城乡融合助力共同富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在优化议题产生、加强主体建设、丰富协商形式、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推动民生议事堂实现从“探索建起来”向“规范用起来”“持续活起来”的迭代升级。此次共有26个案例入选“嘉里共富·禾你来议”专题协商议事活动汇编,这些案例呼应群众需求,饱含民生温度,主题主旨鲜明,组织实施有力,协商成果突出,体现了基层民主协商的显著特色,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近期,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一批案例,进一步展示各地民生议事堂风采,展现政协协商为民的生动场景。今天刊发秀洲区政协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葡萄枝条 “变废为宝” 生态共富“一举两得”》。

正式协商活动现场.jpg

一、案例背景

王店镇庄安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超3000亩,2024年总产值突破8000万元,醉金香、阳光玫瑰等品种远销各地,葡萄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果”。然而,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枝条处置难题既困扰着种植户,也制约着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成为群众急盼解决的民生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构建“调研先行、多元参与、分层协商、成果落地”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葡萄枝条从废弃物向生态资源、经济资源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调研先行:摸清痛点,找准破题方向

秀洲区政协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以下简称“履职小组”)分三次开展精准调研。5月底首次调研发现,庄安村计划用于枝条处理的禽类腾退场地因保留冷库导致面积不足,随即建议“另寻场地或探索合作模式”;6月底组织村班子成员、政协委员实地走访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明确“枝条晾晒1-2个月、粉碎至5公分以内可按约350元/吨回收用于生物质发电” 的技术路径;7月中旬履职小组再次考察宝华村枝条处理点,并开展微协商,积极推动宝华村与庄安村探索抱团发展模式,共同解决两村葡萄枝条处理问题,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为后续协商奠定实践基础。

调研王店镇宝华村惠尊公司.jpg

(二)深入协商:多元参与,凝聚共识合力

今年7月23日,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嘉里共富・禾你来议”民生议事堂重点协商活动在庄安村协商驿站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构建起“政协牵头、政府支持、企业助力、村社联动、农户参与”的多元协商格局,让各方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一是精准邀约,活动当天秀洲区政协副主席冯小宁、区级相关部门全程参与,嘉源集团、惠尊公司负责人分享技术方案与市场资源;庄安村“两委”班子、宝华村代表、葡萄种植大户、政协委员多元参与。二是“实地+集中”,协商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确保参会人员知实情、议实事,全体参会人员先赴惠尊公司枝条处理车间,现场观看“枝条粉碎—烘干—压缩成颗粒燃料”的全流程;再前往庄安村葡萄种植基地,查看枝条堆积现状,直观感受种植户的处置压力。三是深入协商,庄安村党总支书记李建萍首先亮难题:“目前农户对集中交售枝条的积极性还不高,加上场地有限,收集环节效率低”;惠尊公司负责人坦诚吐实情:“葡萄枝条燃烧值(大卡)较低,需要与其他树枝拼配才能满足发电要求,企业利润空间小,但能为村里解决环境问题,我们愿意坚持”;葡萄种植大户则聚焦降成本:“如果自己运输枝条到处理点,油费成本高,希望村集体能统一组织运输”;政协委员们结合调研情况,提出“明确村集体与农户的收益分成比例”“对接区农水局争取循环经济补助” 等建议。

(三)会后推进:跟踪落地,让成果见真章

王店镇委员履职小组会后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接区镇政府相关部门。政协委员多次赴庄安村、宝华村开展现场督导,协调解决枝条运输及回收问题。截至目前,王店镇全域8000多亩葡萄产生的枝条,已有超70%通过“抱团模式”处理。庄安村集体通过枝条回收实现年增收超5万元,种植户不仅免除“处理烦恼”,还能通过交售枝条获得额外收入,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优化、集体经济增收、农户负担减轻”的三重效益。

三、经验启示

这场协商活动,虽聚焦“小切口”,却解决了“大问题”,不仅为庄安村摆脱了实际困境,更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活动既精准对接了生态环保与乡村振兴两大宏观要求,又直接回应了种植户的“急难愁盼”。这种“小问题解决大矛盾”的思路,让群众直观感受到“议事有成果、问题能解决”。

(二)“多协同”破解“单打难”

此次活动构建的“政协牵头、政府补位、企业出力、群众参与”协同格局,让各方优势互补: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企业提供技术与市场,村集体与农户提供基层基础,形成“1+1>2”的治理合力。尤其是“跨村抱团”模式,有效解决了单个村庄“规模小、成本高”的短板,为农村同类问题处理提供了借鉴。

(三)从“会前调研”到“会后跟踪”

此次活动通过“N次精准调研”确保“议有依据”,通过“会后专项跟踪”确保“行有成效”,形成“问题收集—调研分析—协商议事—成果落地—跟踪反馈”的全闭环,让协商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提供单位:市政协提案委、秀洲区政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