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 | 全市各级政协委员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二)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11-05 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全会的召开在全市各级政协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和深入思考。委员们有哪些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仲中晓: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民进会员、嘉兴美术馆(嘉兴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副研究馆员.jpg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

民进会员,嘉兴美术馆(嘉兴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副研究馆员 仲中晓

作为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深入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且责任在肩。全会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文艺事业指明方向。全会强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求我们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源头在人民与生活,我会带头深入基层采风,聚焦我省发展实践与群众奋斗故事,让作品有生活温度和情感厚度。同时需坚持守正创新,植根我省特色文化沃土,深挖本土资源,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探索文艺与科技融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我省故事。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积极履职,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创精品,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祁敏鸾:市政协委员,海宁市斜桥镇党委委员.jpg

市政协委员,海宁市斜桥镇党委委员 祁敏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纳入发展目标,深刻揭示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宣传文化领域的基层工作者,我体会到文化不仅是精神滋养,更是发展的重要支点。我们要深耕本土文化,以创新激活传统,让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新路径,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我们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水准,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深沉持久的文化力量。

马晓燕.jpg

嘉善县政协委员

嘉善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马晓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就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作出系统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发展大势、把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一名来自全县经济主平台的政协委员,我将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和工作动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创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通讯电子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集聚、协同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复旦研究院、兰钧研究院等科创平台的引领作用,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高效产业化,切实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微信图片_20251104102300_172_14.jpg

平湖市政协委员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安环经理、HSE总监 张继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列为首要战略任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全面绿色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化工是实体经济支柱,更是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键领域。作为市政协委员、企业HSE总监,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动力,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化工技术攻关,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下功夫,助力产业低碳转型。紧盯关键核心技术,主动参与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等领域创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政协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