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委员说 | 加快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擦亮“城乡融合看嘉兴”金名片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2-11
23:10
浏览次数:
|
2月10日下午,出席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分组讨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市委书记陈伟参加九三学社、科技、农业、教育、体育、环境资源界别联组座谈会并讲话。市政协主席陈利众主持会议,市领导赵如英、俞红平等参加会议。现将有关发言摘编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联组座谈会现场 赵 平:就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议:一是做强农业科技平台,发挥已建平台作用,推动平台培育共建,加快提档升级;二是培育农业科技人才,落实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加大人才激励政策补助力度,发挥科技特派员纽带作用;三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大成果推广力度,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创新工作考核机制。 陈 轶:就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建议:一是稳定农民就业,发挥村级劳务合作公司作用;二是促进家庭经营,一产上要大力发展壮大农创客,二产上要鼓励发展家庭工业,三产上要发展电商和农村旅游;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加大对农村低保、助残、扶贫等兜底力度;四是激活财产性收入,盘活闲置农房,为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提供资源。 林 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持续擦亮“城乡融合看嘉兴”金名片建议:一是以人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动力跨越。要加大人才补助力度,引得进人;要创造青年社交聚落,留得住才;要扶持高价值农文旅产业,干得成事。二是以地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融合效率跨越。要规划引领,优化农业空间布局;要“飞地”抱团,分享城市土地升值收益;要精准配置城镇开发用地入乡,带动集体建设用地增效。 迮育彬:就畅通道路“毛细血管”助力嘉兴枢纽城市建设建议:一是加强规划布局,出台道路衔接专项规划,实现主城区交通真正的内畅外联;二是统筹协调推进,对重点“断头路”落实专班负责,全力推动跨区域断头路早日贯通;三是加强要素保障,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对跨区域道路优先落实空间指标。 施如玉:青年返乡入乡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双向奔赴的关键变量。目前,青年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就打造“农创归谷”青年入乡品牌,推动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建议:一是畅通多元渠道,“引”青年入乡;二是强化培训实践,“育”青年成长;三是锚定发展目标,“用”青年才干;四是完善保障机制,“留”青年扎根。 徐 军:就进一步发挥农业经济开发区作用,引领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建议:一是坚定“三产融合”发展理念,筑牢规划整合、政策保障、运营机制等发展基础;二是培育农业产业带,聚焦产业升级,发展多种新型农业业态;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农业人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建立健全农业人才的激励机制。 孙国虎:就以“教共体”建设助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优化教育资源供给机制,提高教育资源与需求的匹配度;二是加快“国字号”创建进程,建立健全市级推进机制;三是提升“教共体”建设质效,着力构建紧密型城乡“教共体”建设新路径;四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发挥名优教师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发挥数智技术赋能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丁 立:就推行“免陪照护服务”模式,双向促进医疗照护提质和患者家庭减负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服务普及,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推广;二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引导社会劳动力充实医疗护理员岗位;三是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提高患者信任感和接受度;四是建立监管机制,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确保照护服务质量。 朱建杰:就设施、赛事、人才三箭齐发,奏响城乡融合体育强音建议:一是推动城乡体育基础设施一体规划、精准匹配;二是推动城乡体育赛事多元融合、联动发展;三是推动城乡体育人才协同培育、均衡赋能。 黄华飞:就完善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议:一是设立专项补贴,为城乡托育人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细化岗位津贴,针对托育服务人才设立特殊岗位津贴;三是实施入职奖补,吸引更多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四是畅通晋升渠道,为托育从业人员打造统一职称晋升体系;五是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院校与托育机构合作;六是建立继教机制,提升托育人才专业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