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现场·委员说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二)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2-11 23:11
浏览次数:
字号:[ ]

2月10日下午,特邀(二)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议题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进行了联组讨论。市领导戴锋、戴铭参加了讨论。现将有关发言摘编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8.jpg

▲联组座谈会现场

戴  锋:过去一年,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GDP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进出口总额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全省第3。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为嘉兴发展牵线搭桥、建言献策。今天的联组讨论,共有12位港澳委员和侨台代表人士发表了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区域合作和推动人才引进等方面,充分凝聚了港澳台侨人士的智慧,彰显了港澳台侨人士的优势,能感受到大家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会后我们会逐项梳理、积极研究吸纳,切实把委员们的好思路、好建议转化为政府的具体行动。希望各位委员和代表人士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提意见建议,共商改革发展大局。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嘉兴投资兴业、工作生活营造更优环境。

戴  铭:今天的联组讨论,各位港澳委员和侨台代表人士的发言选题很准、建议很好,贴近嘉兴实际,会后我们将逐项和部门会商并给予答复,把有关建议转化为履职成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旗帜鲜明、主题突出、成果斐然、措施扎实,政治站位有高度、为国履职有深度、为民尽责有温度、守正创新有亮度,2025年的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需要政协委员、列席同志们献言献策献力量、凝心聚力谋发展。针对嘉兴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从“八八战略”提出的“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到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感受到嘉兴一直在区域发展上铆足干劲。下一步,要加快和苏州、宁波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制定行动方案,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沈  强:围绕深化嘉兴与澳门的合作,建议:一是在智慧基建、城市数字化方面进行合作;二是推动嘉兴的生命健康及中医药产业企业利用横琴政策优势和澳门的国际化平台,釆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促进产业化、现代化;三是加强两地人才交流合作,共同培养新兴产业优秀人才;四是合作开发葡语系国家市场平台;五是深化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及会展合作。

戴海根: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了出口外销的压力。建议:一是鼓励支持企业去海外设厂经营,扩大对外投资,维持面向欧美的出口通道;二是促进企业提高员工收入,提高养老金标准等,稳定一支技术、外贸人才的队伍。

江济舟:对于吸引港澳青年来嘉兴发展,建议:一是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双创生态,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举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加强与港澳高校合作等;二是深化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教育合作、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港澳青年文化认同感;三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如完善医疗保障、提升教育水平、优化交通出行、加强社会保障,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

姚一江:嘉兴南湖机场作为长三角首个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机场,承载着“运全球、送全球,买全球、卖全球”的愿景。建议嘉兴建设省级临空经济区,参与打造环杭州湾临空经济带,以现代化航空产业集群赋能省级临空经济区。

吴羽喆:借鉴金庸先生的成功经验,以文化出海为引擎,深化嘉兴香港两地联动,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建议:一是借力香港TVB对金庸武侠文化的深度传播,打造金庸文化IP,提升嘉兴城市影响力;二是加强文化交流,深化与香港及海外的文化合作;三是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杨  洁:建议:一是发展“红色文化+银发经济”文旅模式,打造老年友好型红色文旅线路、建设红色文化康养基地、推出“银发研学+红色教育”项目;二是推动“江南水乡+康养旅居”的融合发展,打造生态康养旅居品牌、“水乡慢生活”体验;三是促进“智能制造+智慧养老”银发产业发展,研发老龄智能设备、建设智慧养老社区、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四是打造“健康食品+老年市场”银发产业链,开发老年健康食品、推广“社区+健康餐饮”模式;五是优化政策环境,建设银发经济示范区,引进港澳先进养老经验,出台银发经济专项扶持政策,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区域联动效应。

巴大文:建议:一是聚焦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台资集聚高地,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点痛点,完善服务长效机制,强化土地与人才支持;三是深化两岸融合,大力吸引台湾青年,持续擦亮对台交流品牌,推动两岸农文旅、文创产业合作。

朱佑仁:针对发挥紧密联系台商台企的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在规划、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给予支持;二是多关注台胞的生活难题,切实帮助台胞解决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三是借助政协平台,加强涉台涉企优惠政策宣传。

蔡正雄:针对企业深化改革,建议:一是保销量、保利润,积极开拓市场,加强风险管控;二是实施差异化经营,创新商业模式,提升非标商业市场影响力;三是科技赋能、降本增效,积极运用大数据,在生产、仓储方面引进EMS(设备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

汪维佳:嘉兴正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期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的交汇点,必须重塑区域核心竞争力。建议:一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强传统制造业的“两化”改造和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创新高地;二是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要素利用效率”,形成“优质要素—高质发展”良性循环;三是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突破,构建开放共赢格局。

沈晓栋:利用侨资源,促进嘉兴文旅国际化发展。建议:一是以侨为桥,打造“海外文化驿站”,充分运用侨界资源宣传嘉兴;二是以文为脉,通过“非遗国际化”,可参考著名的世界非遗——新西兰毛利文化村,打造嘉兴自己的文旅IP;三是以才为本,加强政策宣传、优化就业支持、完善生活保障、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等,持续引进海外专业人才。

詹健龙:当前形势下,民营企业应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建议:一是拓展战略视野,助力企业布局本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领域;二是推动高科技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以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新领域;三是加强合作创新,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区域协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