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版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2025年全会专题 > 委员风采

两会现场·委员说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三)

发布日期:2025-02-12 22:35 信息来源:市政协 浏览次数:

2月11日下午,民革、共青团和青联、总工会、妇联、台联、侨联、文艺、新闻出版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再造区域发展新优势”议题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进行了联组讨论。市领导林万乐、王登峰等参加了讨论。现将有关发言摘编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政协界别联组座谈会(民革、共青团和青联、-FZ10025143400.jpg

▲联组座谈会现场

林万乐: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立意高、方向明、举措实,充分反映过去一年市政协发挥建言献策、参政议政重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安排今年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科学谋划、坚持人民至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委员们的发言调查深、剖析准、观点新、建议实,我们将认真研究梳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充分吸纳。结合分管工作,谈四个方面改革思路:一是深化市域一体化改革,谋划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翼建设、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高水平市域一体化发展等重要工作,全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显示度;二是深化新型城镇化改革,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风貌特色镇、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全力擦亮“城乡融合看嘉兴”金名片;三是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探索推广更多综合查一次“一件事”应用场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创建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市;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谋划对嘉兴现有工业遗存、运河故址、非遗建筑等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一步打响“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

王登峰:各位委员发言质量高,表明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思考深入,展现了大智慧、大格局、大情怀,践行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要求。我们要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对接相关部门(单位)积极采纳落实。今天联组座谈会的议题内容,体现了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高度契合进一步深化“八八战略”关于进一步发挥八方面优势、推进八方面举措的决策部署。各位委员的发言涉及嘉兴在教育科技、战略区位、社会人文、产业创新、城乡融合、民营经济等领域的优势再造,都点出了优势再造的核心要素在于“人”,在于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于“育人”“引人”“留人”,充分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注入了思想力量。接下来,希望大家:一要把握大势,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二要融入大局,主动投身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嘉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三要奉献大爱,厚植爱国家、爱嘉兴的情怀,以狠抓落实展现责任担当、履职尽责助力改革发展。

沈爱君:关于以高质量群文活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聚焦“凝聚民心,提振信心,鼓舞人心”的核心要义,抓牢嘉兴的端午文化、红船文化、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等大IP,四海邀请,“呼朋引伴”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各类活动,最大程度地聚集人气、唤起士气,从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朱冬伟:关于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建议:一是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鼓励民营经济拓宽投资领域;二是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持续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海外信息平台,构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四是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仰金贤:关于优化嘉兴北部交通体系,建议:一是把建好嘉兴“北大门”作为新的着力点,出台支持政策减轻县级层面建设和投资压力,尽快确定634国道嘉善与南湖交界处线位方案。二是提升嘉兴北部交通服务水平,尽快推动212省道秀洲段、嘉善大道对接青浦区、常嘉高速公路增设嘉善陶庄互通工程、杭申线(嘉兴段)三级航道改造等项目。三是促进嘉兴北部承接华为和枢纽溢出效应,推进嘉善北站等关键枢纽节点建设,对标日内瓦湖创新湖区,谋划打造嘉兴北部湖区科创走廊。

陈  佳:关于企业以数智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建议:一是从智能化入手,从常规设备转为使用智能化装备,如智能化机床、智能化产线等;二是提升数字化,数字化机床以较低成本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基本需求,为其升级数字化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可能;三是注重创新和人才,紧跟前沿科技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构建精通技术与业务、具备数据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陆  燕:当前我市演艺赛事存在产业规模效益局限、产业联动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建议:一是强化政府支持引导,设立演艺赛事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创优质演艺赛事品牌给予税收减免优惠;二是提高场馆使用效能,加大现有场馆升级改造力度,统筹利用市域场馆资源;三是构建产业协同生态,打造“赛事+旅游+商业”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本地企业开发赛事周边文创产品;四是加强人才培育引进,深化本地院校与演艺赛事企业合作,落实人才优惠政策。

朱海伦:当前我市高等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面临应用型人才短缺、培养周期过长以及产教融合“合而不深”‌等问题。建议:一是统筹政府和企业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协同研发,推动企业、高校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二是谋划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曹嘉伟:关于通过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凝聚合力、进一步激活教科人一体化新动能,建议:一是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科研创新中心等平台,互派人员交流学习,结合科技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二是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完善产学研用合作长效机制,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地合作协同育人,探索订单班式合作模式,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破解企业“用工难”与毕业生“就业难”双重难题。

吴海红:当前嘉兴地区文博场馆的文创工作普遍存在缺少专业团队、资金投入不足、政策规定限制、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一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把文物的管理研究作为文博场馆工作重心;二是坚持事企分开,成立文投公司专门负责全市文化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扎实做好文博场馆大文创机制改革前期调研;四是落实政策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由发改、财政、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的文化场馆收费管理办法。

张润纯:当前我市新侨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面临人才服务协同作用发挥不足、针对性政策扶持不够精准、双创“软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服务协调机制、合作交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涉侨审批事项实现长三角区域六方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异地互认,推动长三角区域新侨人才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基地等共享;二是加强调研规划,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整合部门力量,合力完善人才政策配套;三是强化跟踪服务,建立海归人才企业信息库,做优“海归职通车”“海创俱乐部”等品牌项目。

王玉良:关于加快培育乡村工匠,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建议:一是加大人才储备,编制乡村工匠类别目录,建立乡村工匠人才库;二是加强人才培育,支持职校、农民合作社等单位建设乡村工匠培训基地;三是扶持就业创业,对乡村工匠创业人员及相关主体给予创业资助、补贴、担保贷款等;四是融合乡村发展,鼓励广大乡村工匠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五是化鼓励为激励,将乡村工匠纳入人才目录,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

曹静平:政府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市政府投资基金存在优质项目争取比邻竞争、投资风险管理缺乏有力抓手、人才招引培养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建议:一是主动寻求长三角区域间基金合作,推动“集聚虹吸”走向“流动共享”;二是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三是选优配强专业基金管理人才队伍。

徐耀法:关于推动嘉兴市劳模工匠展示馆建设,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尽早作出建设劳模工匠展示馆的决策;二是展示馆选址在新落成的嘉兴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三是及早开展劳模工匠的工作用品、照片视频、荣誉证书等资料收集;四是由市总工会负责展示馆的日常管理、活动策划和宣传推广等,搭建劳模工匠与公众互动平台,发挥教育基地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嘉兴市委员会主办

嘉兴市大数据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