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报道:《浙江嘉兴市政协:国防教育在“浙里”燃起来!》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04
浏览次数:
字号:[ ]

4月1日,《人民政协报》刊登嘉兴市政协助力国防教育进校园专题报道《浙江嘉兴市政协:国防教育在“浙里”燃起来》。全文转载如下:

1390983732_00.png

“预备——投!”随着教官口令落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们奋力掷出手榴弹模型,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另一边的射击区里,电子靶报出的成绩引得孩子们的一片欢呼。额头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稚嫩的脸上写满专注,这一刻,迷彩服下的他们俨然成了真正的“小战士”。

嘉兴校园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国防教育正在“浙里”燃起来。

在嘉兴,国防教育早已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走进嘉兴市省身学校,军人荣誉墙巍然矗立,展示着本地军人的风采,为学生树立了榜样。课堂上,国防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各学科,每年的五年级军训,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军事化环境中学习,增长了国防知识,激发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源泉。

同样,在嘉兴一实学校,国防教育也如同一股春风,悄然吹进了校园。从初中新生迈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国防教育便成为他们成长的第一课;高中新生则通过军事训练,进一步磨砺意志。而国防教育选修课程与军事专家讲座,宛如细雨般滋养着学生们的心智;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的红色观影、国防知识竞赛等活动,更是点燃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然而,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嘉兴的国防教育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挑战。经费不足制约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专业师资的短缺让教学质量难以完全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仍需更多探索。这些问题就像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化解。

为此,嘉兴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完善校本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分层课程,融入信息化手段增强互动性;探索利用VR技术模拟军事演练、开发国防教育线上平台,推动教育形式创新。”市政协委员、嘉兴一实学校副校长程龙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实践联动,鼓励学校与当地部队、人武部共建实践基地,开展“军营开放日”等沉浸式活动。

“希望有关部队能够为学校提供进校园的专业课程,并鼓励退役军人走进校园,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军事教育。”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省身学校校长王慧松认为,国防教育的专业性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学校的国防教育培训,建设优秀的国防教育教师队伍。

市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校长黄水林则提出,国防教育课程涉及装备、服装、课程服务、交通等,经费支出较大,目前各校只能从有限的公用经费支出,建议按生均予以专项保障。

“委员们的建议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助推国防教育进校园,厚植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当孩子们在战术训练中学会坚持,在英雄故事里读懂担当,这些比试卷分数更珍贵的成长,正是国防教育最美的答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