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 |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5-21
09:32
浏览次数:
|
5月20日上午,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暨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围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 市政协委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冯叶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深化改革提供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当前,省、市正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探索三者协同发展新路径,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建议: 以高能级科创平台为依托、人才团队贯通为核心、资源共享为基础、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充分整合科技创新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具体是“124”:即“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2方面目标、4个提升举措”。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为支撑,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发展。深化体制改革,筑牢发展基石;强化科技创新,突破技术壁垒;优化人才队伍,打造开放生态;紧贴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 抢抓机遇 强核补链 加快推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海盐县政协提案委主任 姜婕 去年10月,国家发文明确“鼓励利用秦山重水堆等核电反应堆进行同位素生产”。嘉兴因地制宜发展核医疗产业拥有最强基础和优势。但我市在推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仍存在全链发展不足、科创平台不强、产业能级不高、要素保障不够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强链补链,打造全国领先产业集群。做强上游,集中力量支持秦山核电做强原料端的绝对优势;补强中游,要抓项目招引,更要争取核技术应用装备项目突破;布局下游,科学论证、谋划长三角核医学诊疗中心,统筹推动全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核医科建设。二是做强核心优势,打造创新示范高地。争取国字头资源,着力解决和突破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三是提升产业能级,加快跻身发展主赛道。争取嘉兴核医疗产业纳入国家及浙江省“十五五”规划;推动海盐产业园纳入省核电关联高新区范围。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方位支撑发展胜势。积极谋划省、市、县三级基金共建,争取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子基金落地我市,切实发挥政策资金引导作用。 加速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助力民营企业向“新”求“质 市政协委员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阮泽云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我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助力民营企业向“新”求“质”,市工商联聚焦民营企业创新环境建设,赴杭州滨江区、余杭区和嘉善县、秀洲区等地调研走访科技型民营企业、科创平台,与15家民营企业和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座谈,对200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在总结分析市级相关部门政策基础上,就加速优化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精准优化政策供给,提高落地质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延续性保障;提高创投失败容忍度。二是提升配套服务能级,提高协同能力。强化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破解创新高端人才虹吸难题;实施县域园区差异化赛道。三是树牢“政企同心”理念,提高服务水准。建立健全政企服务联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