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干争先•县市区政协在行动 | 海宁市政协: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12场协商奏响城乡融合共富协奏曲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7-15
09:31
浏览次数:
|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部署,省政协在全省开展“推进城乡融合 助力共同富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全市政协积极响应,以“嘉里共富·禾你来议”为主题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共同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海宁市政协用12场协商活动奏响城乡融合共富协奏曲,以精准建言凝聚共识,以务实举措赋能共富,为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注入强劲政协动能。 强城篇:激活城市引擎 绘就多元发展图景 郡县治,天下安。强城突围,就是要发挥城的引擎作用。漫步海宁城区,一幅多元共生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展:硖石街道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古韵新生,海洲街道以现代楼宇勾勒时尚天际线,马桥街道产业园区织造着经济腾飞的新篇章,海昌街道产城深度融合,让生产生活无缝衔接。城区四个街道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因此,海宁政协在协商课题选择上覆盖面广,聚焦民生关切,涉及园区运营、服务业发展、人才引育、社区治理等方方面面。 今年以来,海宁政协积极探索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首先就是选题上的协同——协商主题源于基层。 “马桥经编园区聚集着1600余家经编企业,年经编面料产量占全国1/5,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发展经编新材料的经编产业集群地。”马桥街道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祝华明说,园区日均货车需求总量超过1500辆次。然而,园区内可供货车临时停放的场地均已处于饱和状态,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大货车停放难,私家车占道、乱停乱放等现象也频发。政协马桥街道委员履职小组把在前期基层走访时收集到的群众需求与相关村社对接,发现基层对此也有迫切的协商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履职小组确定将园区停车综合治理作为今年的协商课题。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作为服务群众的好桥梁,协商就要助力解决民生关键小事。海洲街道服务业发达,商业综合体、住宿餐饮单位、生活服务业门店众多,辖区内社区如何借力资源,创出新优势,是探索城乡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的关键。于是,在西郊社区渔村文化礼堂,一场以“渔村半岛谋蜕变 文旅融合促发展”为主题的协商会为文旅融合带来了新思路。 ▲“规范社区外摆经营,助力打造‘硖美大集’共富集市”协商会前,与会人员视察硖石街道南关厢集市。 重点课题持续跟踪,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政协海昌街道委员履职小组在去年围绕“探索人才公寓乡村新模式,助力强村富民惠企留才”主题协商的基础上,持续关注人才服务,今年确定了“打造‘电子级’人才服务生态圈”的主题。硖石街道已经连续两年聚焦社区基层治理,去年关注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协同,破解小区“停车难”问题,今年重视社区外摆经营,助力打造“共富集市”,都是选题持续跟踪的具象化体现。 兴村篇:激活集体经济 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在海宁,各乡镇村都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因村施策,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海宁市政协也始终锚定这一核心命题,让每一次协商更好倾听民声、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围绕“推进村集体经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主题,在丁桥镇万新村开展协商。 “用好村级闲置土地,加大公共事业投资来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5月9日,在丁桥镇,一场以“推进村集体经济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为主题的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和村社书记、群众代表们热烈讨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在调研前期,政协丁桥镇委员履职小组便组织村社书记开展座谈交流,并吸收村社书记、群众代表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课题调研,在与基层协商深度互动的基础上,围绕增加村集体收入、减少村集体开支、降低村集体负债率开展“头脑风暴”,迸发出一条条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良策妙计。 在许村镇,以“‘抱’出发展新引擎,‘联’出村村共富路”为主题的协商会前,政协委员分别到双联村、翁埠村等参与村级组织召开的村民议事会、村情茶话会,摸清基层实情,听取意见建议。协商现场,委员和村社书记、群众代表们聚焦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了热烈的协商互动。 从“深挖农旅资源打造特色IP”到“依托产业优势构建组团片区”,再到“盘活闲置资产激活沉睡资本”……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委员们通过民生议事堂协商平台,为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献计献策,提出了不少可行建议。 袁花神仙湖是近年新兴的热门打卡地,由废弃石矿通过多年生态修复而成,现为集自然景观与户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随着神仙湖走红出圈,如何把“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销量”和“效益”?在袁花镇以“高质量绘就神仙湖乡村振兴片区组团发展新图景”为主题的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发挥金庸故里优势,结合武侠特色,创新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增设‘潮巴’专线,科学规划游览路线,完善智能停车系统,解决车辆拥堵、停车难问题”等意见建议,助力神仙湖乡村振兴片区组团发展。这些意见建议,经过梳理转报市级部门和有关镇街,正逐步形成贴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融合篇:打通城乡脉络 共筑公共服务矩阵 对村民来说,城乡融合感触最深的是享受城市配套,共同富裕既要富“钱袋子”更要“富生活”“富脑袋”,与群众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融杭桥头堡长安镇、高新区外来人口占比高,叠加杭州都市圈“钟摆型”通勤群体,形成了多元化消费需求结构,也催生了全天候流动摊位、夜宵摊点等,带来了交通安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流动摊贩现象困扰居民群体许久,不仅摊位噪声、废气扰民,地面油污问题也让居民出行存在摔倒等风险。”群众代表谭志鑫指出了城镇基层治理的痛点,如何堵疏结合,打造钱塘国际新城烟火气共富集市?“建议推行‘潮汐疏导+智慧管理’模式,在高新区人流密集区域试点设立分时段开放的‘潮汐疏导区’,明确早晚高峰及周末允许摆摊的时段与区域。”“可以参考‘台湾夜市’管理模式,通过领取准入许可证,组建摊户自治会来进行监督管理。”……在长安镇围绕“堵疏结合,打造钱塘国际新城烟火气共富集市”召开的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企业、群众、网格员代表与有关部门思想碰撞,为共富集市提供了有效“解法”。同样,在黄湾镇召开的“服务赋能推进村社融合 助力共同富裕”协商会上,委员们直面村民搬迁至社区过程中组织管理缺位、群众服务错位、网格治理失位等问题建言献策。 用好议事协商“金钥匙”,要持续跟踪与“回头看”,确保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转化为实际落地成果,真正完成协商民主的“后半篇文章”。 “镇党委充分吸纳了协商会的意见建议,社区准备建一个由旧厂房改造的服务中心,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这个阵地融合了社区党群服务、卫生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体育馆、成校等多种功能。”周王庙镇委员履职小组组长钟华说。在围绕“‘提档’镇区公共服务,共筑美好和谐镇区”主题协商后不久,变化正在周王庙镇悄然发生。 ▲围绕“用好用活‘家门口’体育场所”,在盐官镇桃园村体育中心协商。 另一边,围绕“用好用活‘家门口’体育场所”主题在盐官镇开展协商后,镇村两级便开始行动,其中,桃园村通过“村民议事会”落实实施羽毛球场的运营管理问题,以收费试运营的方式,盘活运动设施资源,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斜桥镇召开的“构建‘家校社政’协同共育体,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协商会,承担了作为海宁市政协十四届六十八次主席会议“构建家校医政社协同体系,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子课题、开展前期调研协商的功能,立足镇域特点,为全市面上协商带来可知可感的案例和接地气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海宁市政协将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切实开展“回头看”,做好协商“后半篇文章”,广泛凝聚共富力量,真正诠释协商惠民生的内涵,把一个个协商议事的“小场景”变成群众幸福生活的“连续剧”,切实为“推进城乡融合 助力共同富裕”贡献政协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