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晚报》:嘉兴市政协三份提案助力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7-03
09:26
浏览次数:
|
全市6个集团、2个商圈列入全省“无废集团”“无废商圈”培育名单,危废填埋率降至1.12%,为全省最低,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6月24日上午,《2024年嘉兴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正式发布,“无废城市”建设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同样凝聚着嘉兴市政协的智慧和汗水。近年来,市政协围绕“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建言献策,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绘就禾城绿色低碳发展新画卷。 建议落地 汇聚“无废城市”建设合力 “这里是调度中心,在监控大屏幕上看到仓库中危废贮存已经超出正常水平了,请加快周转处置。”在嘉兴市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禾小微”平台时刻关注着各个平台的收储运情况、项目分布图、危废去向统计等数据的变化,并在第一时间发出指令。 2020年,我市首创建成嘉兴市“禾小微”智慧管理平台,这一平台实现了产废、运输、处置全过程闭环监管,这背后就有政协委员的助力。2018年,我市政协委员们就敏锐捕捉到相关痛点难点,提出《关于建设小微量固体废物收集平台的建议》,有效推动了“禾小微”品牌的打造,目前这一品牌模式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有三份提案关于“无废城市”建设。在今年6月13日市政协召开的“推进固废资源化循环利用”对口协商暨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市生态环境局针对三份提案给出了答复。 三份提案中,第341号提案《关于整合资源,消纳固废,共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固废管理平台”的意见建议。市生态环境局在答复中介绍了“禾小微”平台、“嘉家收”应用等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又如,第323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一般固废“以废治废”绿色循环治理体系 高水平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引导”的意见建议。提案推动下,我市相继制定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嘉兴市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再如,第314号提案《关于推进嘉兴市焚烧灰渣与工程渣土协同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提出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方面的意见建议,推动固废利用技术创新。市相关部门联合浙江清华长三院、嘉兴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建筑渣土和焚烧灰渣应用于路基填筑、再生建材、植被复垦等技术研究。 一系列委员的意见建议落地,正汇聚成推动嘉兴“无废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品牌建设 为城市绿色转型注入政协动能 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实现“满堂红”,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政协将助推“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作为履职的重要抓手,助力嘉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单。 前面三份提案的落地,是市政协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的缩影。嘉兴2020年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2023年通过全省首批四星级“无废城市”建设评估,市政协始终如一履职尽责,助力共建美丽“嘉”园。 在2022年九届市政协开局之年,就聚焦“碧水嘉兴”建设,举行了以“加快推进水生态修复 建设市域美丽河湖”为主题的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提出高质量推进控源截污、高水平实施水系重构等对策建议11条。 市政协持续擦亮“美丽嘉园·共商共建”履职品牌,每年选取3至5个重要关切课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民主监督、专题视察、“请你来协商”等形式助推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常态长效治理。 市政协人资环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处置能力建设破解危险废物处置难的建议》还促成我市规划建设46个环境基础设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新质生产力本质就是绿色生产力。“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聚焦‘无废城市’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绿色转型发展,以高质量履职为嘉兴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注入政协动能。”市政协副主席薛佳平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