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 献计献策“十五五”中的政协智慧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8-22
09:15
浏览次数:
|
“制造业如何更高质量发展?”“内外贸协同发展新高地该如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如何构建?”……这些问题关乎嘉兴的未来发展,与南湖儿女的福祉紧密相连。 精心谋划和实施“十五五”规划,是党委、政府的大事要事,也是政协服务中心大局的“重头戏”和“必答题”。今年以来,市政协把助力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助力我市高质量制定实施“十五五”规划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深入调研 用心察实情听民声 从群众日常休闲的公园,到工厂生产的车间;从看病就业的具体事,到产业布局的宏观图……“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细节,都连着万家灯火。 “规划要科学,调研要先行。”今年3月,春寒还未散尽,围绕“认真总结‘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议题,市政协研究确定了“1+N”总体调研框架,组成14个课题组,聚焦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内外贸协同发展等方面,研究长板和优势,查找问题和不足。 调研的视角很快探出了嘉兴。对照“东莞经验”,调研组的目光被一组数据牵动:当地依托华为等龙头企业,产业集群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对此,调研组一行人忍不住算起了“差距账”:嘉兴光伏行业承压明显,电子信息领域部分大企业都是生产型基地,新动能接续能力不足。调研组建议,“十五五”时期,嘉兴要进一步聚焦新兴领域,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迭代优化“135N”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体现增速、体现担当、体现未来”的新增长点。 服务业能级跃升,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必答题”。与宁波等周边先进地市相比,嘉兴在服务业高端人才方面还存在差距,平均薪酬较低,职业晋升通道也相对狭窄。调研组成员建议:“嘉兴在‘十五五’谋划中要考虑打造一批集聚度高、辐射力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会展经济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调研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市政协在网上平台开设“嘉兴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主题议政栏目。“希望家门口多建些口袋公园。”“引进首店业态,逛街不用跑上海。”……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得到梳理归纳并报送,成为党政决策的参考。 而浏览“嘉兴市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内容也成为热议话题。在一份《关于我市“十五五”期间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提案中,市政协委员陆志芬建议,嘉兴要细化“未来赛道”,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算力产业、核药、氢能、柔性电子等细分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产业链等。 着眼长远 建言助推良好开局 扎实调研,深入协商,从实际出发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的关键。 在市政协九届十七次常委会会议上,围绕嘉兴“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建议,广大政协委员、多领域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参与了专题协商议政。 “一直以来,嘉兴深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但在新阶段、新形势下仍面临诸多挑战。”市政协委员汪慧华在代表民进课题组发言时提到,嘉善在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特大型标志性项目不多、持续开发建设压力较大等问题亟需破解。“建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从政策支撑、产业发展、开放协同等方面,持续赋能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汪慧华说。 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是兴村的重要一招,但规划引领的系统性与前瞻性、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还需持续提升。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嘉兴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卫红聚焦“创新乡村片区组团模式”建议,在市级层面明确“十五五”期间全市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方向,并立足各片区资源特色,探索“产业链图谱招商”模式,精准对接头部企业、行业协会,吸引补链强链项目落地。 如何擦亮地域文化标识,打造人文经济新高地省域样板?市政协委员徐剑虹在代表农工党课题组发言时提出,嘉兴文化标识“有标杆、缺标尖”,文化产业“有好基底、缺新优势”等现状不容忽视。“比如,结合马家浜数字文化创新谷,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超算中心的优势,大力引进引育大视听、文化信息、智能穿戴、数字创意等链主型文化企业,建强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徐剑虹建议。 …… 协商会上,与会各方坦诚交流、热烈讨论,在思想的碰撞中,意见被充分表达,共识被广泛凝聚,展示了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而会场之外,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还在调研走访、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等履职过程中,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以履职之路的不断延伸,持续助力嘉兴“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更高质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