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全市政协委员履职典型案例(三十八)——马伟华 |
信息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时间:
2025-09-03
09:15
浏览次数:
|
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嘉兴市政协选树推出75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全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新形象。 近期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专栏,陆续展示75个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激发全市政协委员互学互鉴、同促共进,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 马伟华,海盐县第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海盐县通元镇新生代农民创业党支部书记、海盐县通元丰义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从“放羊倌”到扶贫致富带头人 以履职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自从2012年当选政协委员以来,马伟华始终坚守履职为民初心,将湖羊产业发展与助农共富紧密结合。他以委员的调研之力、协商之能、建言之为,把“放羊倌”的个人致富路,一步步铺成了数百户农户的共同富裕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担当。 深调研谋“造血”,锚定共富帮扶路 作为县政协委员,马伟华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当过兵、做过村干部的他,最初靠30只湖羊踏入养殖行业,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成了一名地道的“放羊倌”。当看到部分农户因缺技术、缺资源陷入困境时,他意识到个人致富远非政协委员履职的终点,带动群众抱团共富才是应有的担当。 马伟华依托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常年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摸清群众对“靠湖羊养殖增收”的真实想法与迫切需求。他发现,单纯“送钱送物”的“输血式”帮扶难以持久,重要的是帮群众找到能长久受益的“造血”路子。为此,他将湖羊养殖确定为核心帮扶方向,谋划带领群众发展“规模农业”,让小养殖变成大产业。为让帮扶更精准、更有效,马伟华逐一走访筛选,确定了19户有养殖意愿、具备养殖能力的低保户作为首批帮扶对象,每户赠送3只种羊、1袋草籽和2包饲料,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或上门指导服务,对困难家庭授之以渔。 借协商聚合力,激活产业共富动能 单个委员的力量有限,马伟华积极参与政协各类活动,通过“室组联动”“民生议事堂”等载体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平台协商建言和界别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把湖羊帮扶从“点对点”的个体支持,升级为“面状覆盖”的群体受益,凝聚起多方协同的帮扶合力。2013年,在县政协社法委与县残联等部门开展的助残创业致富对口协商中,他提出的“依托通元镇丰义牧业湖羊养殖基地,向周边困难户、残疾人家庭开展‘造血式’扶贫”的建议得到落地实施。截至目前,共计200余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家庭获得帮扶,每户家庭每年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 近年来,马伟华紧扣湖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等议题,撰写了《关于减少基层农场夏粮生产成本的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10余件,借助政协平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如今,通元镇丰义牧业已发展成为年存栏湖羊5000余头、年出售4000头以上的规模基地,直接带动92户农户投身湖羊养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养殖更规范、更高效。2022年“通元湖羊”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24年又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成了海盐县响当当的农业特色品牌。 建联盟强辐射,拓宽乡村共富版图 十多年来,马伟华在以政协委员身份带头参与困难帮扶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壮大海盐湖羊产业,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为此,他跳出“个人带动”的局限,探索“联盟辐射”的共富新模式。 马伟华牵头将活跃在湖羊产业化领域创业的农村青年党员组织起来,组建新生代农民创业党支部;以党支部为引领,成立“创业共富之家”团队。依托湖羊专业合作社平台,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创业课堂,给150多户养殖户现场讲授湖羊养殖技术、饲料配制、疫病防治等养殖知识。强化团队成员在湖羊养殖与交易中的技术互助提升的同时,他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营销网络协作等方式,指导成立了汇欣农业、六里山农业等经营主体,引领和带动更广泛的新生代农民群体形成党群创业共富联合体,让湖羊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放大。目前,“党群创业共富联合体”已制定《通元镇湖羊产业发展规划》,预计三年内将有近1000户农户加入湖羊养殖,带动农民增收1.14亿元,一条以湖羊产业为纽带的乡村共富之路正越走越宽。 |